硝雲彈雨,白骨露野。

什麼是失敗?什麼是勝利?

或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失敗與勝利的定義觀念不同。

各抒己見、仁者見仁、但對於這群肩披榮耀的修士們而言,這場火星征伐戰爭是失敗的,是無比令人意志消沉的失敗。

赤地千里,戰鼓雷鳴。

沒人會去質疑一支軍團的凝聚力以及戰鬥力,正如那句一樣。

你可以盡情的去吹捧那些你所認為的信仰,但你不可以去低估任何一支軍團。

尤其是擁有可怖底蘊的軍團。

在偉大遠征結束之後,第十順位的鋼鐵之手並沒有像其它軍團那樣進行擴充。相比影月蒼狼、極限戰士、聖血天使、火蜥蜴等這些規模龐大堪稱修士王國的軍團,鋼鐵之手一直維持住自己軍團原本的規模並且很少從家園世界招募兵源。

秉承著基因之父費魯斯·馬努斯堅定不移的尖兵與精英典律信條,大部分補充的兵源都是為了接替那些原本應有位置卻英勇犧牲的氏族鋼鐵之手們。

簡單來說,鋼鐵之手不會刻意去擴充軍團規模,他們以戰場高效、特殊裝甲、尖端科技、機動能力等聞名於群星之間。

在鋼鐵之手那複雜的社會體系以及軍團結構中,連隊之上是修會,修會之上是氏族,一般一個美杜莎大氏族是可以獨自執行且進行作戰,他們沒有任何意義上所謂的繫結,即便是基因之父想要命令每個氏族也必須召開那些繁瑣的齒輪氏議。

這樣的氏議或許過於麻煩,甚至有些作繭自縛。

但保證了每一個氏族以及鋼鐵之手們的利益。

維持在十萬之巨人數左右的鋼鐵之手們,他們一直奮戰在最危險最恐怖的前線。鋼鐵之手對所有新兵要求極為嚴格,先不提那些家園世界的可怖生存試煉,單單軍團那換儀傳統與機率淘汰改造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心生恐懼。

雖然順位第十的鋼鐵之手們擁有充足的大世界以及榮耀威望,可他們從來都沒有強迫讓這些世界提供各種資源與裝備。

反之,追求精煉嚴苛信條的鋼鐵之手喜歡和那群機械神甫、生物賢者、大主教們合作並且一同共事。

正是如此,鋼鐵之手有著其它軍團無比媲美甚至望塵莫及的底蘊儲備。

鐵手們的軍事裝甲等完備程度冠絕眾多軍團之上乃至數二十萬數三十萬之巨的軍團,並且科技水平技術上獨領風騷。

簡單比喻,鐵手們那本應只能容納十萬人數的軍團體系硬生生塞下接近三十萬人數左右的裝備以及裝甲重型單位坦克等。

得利於這些優勢,鋼鐵之手以中等軍團規模常常屹立在帝國第一線,鐵手們不輸於任何第一線軍團包括所擁有的底蘊。

而之所以鋼鐵之手持有如此龐大資源以及底氣,完全是利益共贏的結果。

為什麼攻打征伐火星?

除了與那些機械神甫們合作利益之外,更多是奪回屬於鋼鐵之手們原本的東西。

是的,鋼鐵之手離不開機械神教。

不論是軍團本身,還是每一位鐵手的利益,從他們選擇合作的那一刻,已無割捨。

也正是眾體一心,鋼鐵之手比任何人都渴望奪回火星神柄。

不然誰會真的派軍團前來?而且還是規模龐大的氏族們?

難道真的天真以為這是一名鋼鐵之父與一名大主教之間的情誼?

不,這是鋼鐵之手那軍團的利益之根。

從黃昏到黎明,從黑夜到至陽,無數鋼鐵之手們前赴後繼,他們必須將這一仗完美的奪下。

相比之前。

那些撤離的想法早就拋之腦後,畢竟之前巨大傷亡戰損讓鋼鐵之手們意識到再繼續只會擴大犧牲不會取回應有利益。

所以鋼鐵之手們下意識思想選擇分裂這個與他們融為一體的火星。

不過好在戛然而止,及時補牢。

雖然很大原因之一是帝國那冰冷政治以及大勢所趨,但這些現在都已不重要。

距離‘萬神之城’被攻陷已經過去數個小時,可激烈的交火與可怖反撲仍在爆發持續。

畢竟這座堪稱完美奇蹟的要塞城市可是機械神甫們信仰之地,也可以稱為萬機聖城。

三個小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