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元年第二個月尾聲。

距離這顆被稱為猩紅之星的世界其戰爭來到最為關鍵和最為焦灼的階段。

所有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由神選冠軍的冠軍大連以及鋼鐵之手的七支氏族組成的討伐軍團已經佔領火星半壁河山。

前階的戰略佈局穩紮穩打,中階的推進突破暢通無阻,以鮮血的生命換來的優勢形成一個巨大三角織網正在捕殺獵物。

現在討伐軍團只缺一樣東西,那就是最終勝利的砝碼。

戰爭還在繼續,殺戮還在持續,戰士們的鮮血仍在揮灑這片猶如被詛咒之地。

沒人會選擇去質疑這場火星戰爭是否合法又或者正當,也沒人會愚蠢到去評判那些阿斯塔特修士們對凡人的不義屠戮。

正所謂一面旗幟要想讓它被世人認同,那麼這面旗幟必須是站在公正的大義上。

天命所歸,乘勢而降。

不論討伐軍團最終能不能重奪火星神柄。

即便帝國得知,那些高領主與政客們都無法定罪這群發動戰爭的阿斯塔特修士。

畢竟師出有名、定數天意、阿坎蘭德大主教等諸位鑄造將軍就是名義上的大旗。

簡單來說,討伐火星就是一個名義上的國王招募了自己夥伴與勢力奪回神朝。

沒人會歌贊那些陰暗醜惡之輩,人們只會讚頌並且理所當然被認為的正義性。

討伐是正義的,戰士們的殺戮是英勇行為,那些死在殘殺中的生命則無人問津。

殊不知,這些抵抗討伐軍團的人都是在捍衛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說是母親家園。

群星的未來只有戰爭,而戰爭的導火索以及所謂公正性從來都是矛盾不可解。

誰是對?誰又是錯?

站在的高度不同,每一個人的答案也不同,或許決定立場的那一刻已有結果。

舉目黑暗,何來光明?

這些附有哲學思想等人性立場的種種問題或許是帝國學者們一生鑽研的功課。

相比較而言,戰爭從未對錯,戰爭唯有戰爭。

殺戮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因為利益與立場根本就不衝突。

這不是烏托邦的凡世童話,這是人神共存的冰冷群星!

與此同時,冠軍大連所在火星北部已被佔領,由威勒斯等馬庫拉格新秀騎士們率領的連隊攻進“菲爾之城“宣佈告結。

那張沾滿無數鮮血的旗幟被插在聖殿大禮堂穹頂之上,它隨風舞動,它象徵著數以千萬計浴血生命的榮耀以及功勳。

至此,冠軍大連10513名在冊人員折損6053名等無畏戰士,包括數以百計的階層指揮官和不被銘記的智庫牧師們。

他們與東部戰區那些英勇犧牲的鋼鐵之手一樣永遠成為歷史的墓碑。

或許藍衣騎士不比鋼鐵之手那戰爭洪流,但每一名極限戰士都是紀律嚴明擁有一顆冷靜大腦的天生政治家及理想家。

所謂理性主義者不會去計較那些已經發生的事,他們只在乎自己所做是否成功。

犧牲是必然的,流血更是戰爭存在的意義。

聖殿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