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葵與桐到巖付(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馬探查天下諸事司”、“內部事務管控司”以及“赤心隊”的改組需要時間,秀家將任務分派給三人之後分別給了三人一筆資金用以改組。
作為秀家今後最重要的情報組織和安全部門,三個部門之間的頭頭是互相認識的,三個部門之間的令牌、紋身花樣也是知道的,就是為了防止今後鬧出誤會。
赤心隊的組建與另外兩個不同,由於他們需要面對的是很有可能是武士階級,因此秀家在組建之初就叮囑兒島義勝,所選赤心隊之隊員,必須是對本家忠心的低階武士家的子弟。
之所以不算像侍從隊那樣,多用中級或者高階武士家,或者與秀家本人有關係的家族的子弟,就是因為他們辦的事兒得罪人,讓關心盤根錯節的中高階武士子弟入隊,很有可能顧前顧後,更有可能對赤心隊造成政治影響。
在秀家的設想中赤心隊必須是直屬於秀家或者今後關東豐臣家督的一直武裝力量,不會因為私情關係影響執法力度。
在選人這一點上,秀家與明初錦衣衛的組建的時候的標準如出一轍,錦衣衛也是選用軍伍中低階軍官充任。
為了保證他們對秀家的忠誠,秀家依如錦衣衛制度,選任赤心隊的家庭,允許世襲赤心隊的職位,入職之後便享用年份10貫文,這雙倍於普通武士的俸祿。成為組長之後,年俸更會高達15貫。
除了俸祿,所有赤心隊隊員每人領5人份扶持米,且不用承擔相應的軍役。
之所以給出這麼高的賞格,是因為秀家記得過去自己的政治老師和自己說的一句話:“維護國家統治的暴力機關,永遠是統治階級最後的壁壘,不論給出多麼優待的厚賞都是應該的。”
同時為了防止赤心隊腐化,秀家並沒有學明朝錦衣衛一樣只有入籍,不能出籍。
秀家要求赤心隊內每年要進行考核,其中就包括一本秀家親自編撰的《思想品德》書,裡面都是忠於關東豐臣氏和秀家的內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洗腦。
除了思想課之外,還有鐵炮、劍術、弓藝、拘捕、搜尋探查等考核,其實他們的學習內容並不比普通的常備要少,兩者的差異僅僅是常備還要學列陣、隊形、鼓點,旗語等,而他們是小規模作戰,更加註重個人戰鬥力。
當然考核不過的人雖然會被剔除出赤心隊編制中,但是因為他們也由秀家出資學習了很多知識,之後會恢復為一名普通的守備成員,繼續在關東豐臣家奉公,只是俸祿和扶持米會大幅減少。
有了剔除的機制自然有錄入的機制,對於戰場上有功並之後很難再上戰場的將士,除了守備隊和警備隊之外,考核透過的人還可以進入赤心隊中享受優待
赤心隊最大吸引人的點並不是本人的優待,而是對子女的優待。
為其世襲的特性,相當於只要有一個人進入了赤心隊,只要他不出錯考核沒問題,在他退役之後他的兒子完全可以頂替上來,這就相當於了有了一個金飯碗。
當然啦,金飯碗的腐朽問題不是現在的秀家需要去思考的,就算之後真的有問題出現了,也是交給自己的後人去頭疼。
由於目前秀家的領地還很小,只有近200萬石,因此整個赤心隊的人數只有600人,100人在尹予,100人上野,100人下野、常陸,100人在琦玉,100人在武藏、相模,還有100人在上總下總。
等到“兩司一隊”的事兒處理結束,時間又過去了3日,此事已經有訊息說豐臣秀次所領的豐臣旗本已經進入相模,至多3~5日功夫就將抵達巖付。
與此同時,藤堂高虎受秀家之命,依託上野、琦玉、下野、下總四國編組的6000眾也已在巖付城下編組而成。
受限於時間的問題,從蝦夷和東北收購的毛皮來不及做成衣物,只能簡單縫補一下做成寬大的全包圍的套衣,整個人套在裡面阻擋風雪。
如今已是冬季,秋季手上的藺草由工匠和農婦們緊趕慢趕的編織成厚厚的冬草鞋,分發到了秀家這6000人的腳上。
秀家總計出兵7000人,除了這6000人外,還有一如既往的會帶領200名侍從及800名旗本參陣,禦寒的衣物都是超額準備,長船貞親的內政能力得到了展現,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備好了8000人用的衣物和草鞋。
秀家備隊中很多人是有自備的冬日衣物和草鞋的,秀家備的這些只是分發給那些條件不好不能自備的足輕或者武士,至於多餘的將會分給豐臣秀次所領的豐臣旗本。
豐臣旗本中的低階的武士和足輕,都是秀吉直轄的播磨、攝津、大和等地方的人,那邊的百姓或許相較於東北的較為富庶,但是也沒好到什麼程度。
或許旗本眾中的武士們有羽織皮襖和草鞋穿,很多底層的足輕還穿著夏季的草鞋和早已佔滿溼泥的襪子,艱難的行進在道路上。
此時已經接近新年,關東天氣卻是愈加還冷,千人走過的雪坑融化成水,眼中阻礙了後面足輕的行進速度。加上冬日的嚴寒,每天都要停下來休息好幾次給足輕烤火,特別是草鞋和襪子烤乾後才能繼續前進,這也讓豐臣旗本比預想的要晚了好幾天才打到。
其實豐臣秀次的速度已經很快了,由於一路上的草鞋大部分被秀家收購,戰鬥還沒開始就已經造成了很多非戰鬥減員。
從大坂出發的時候足有1.2萬眾的豐臣旗本,抵達巖付城的時候卻只有1萬出頭,對於路上凍傷的足輕都交給了沿途的大名照看。
豐臣秀次作為現如今豐臣家內部政治地位的第四人,同時也是秀吉有意扶持起來作為居中輔左的大名,秀家怎麼都要給些面子,親自出巖付城迎接他們。
在秀家出城迎接的同時,長船貞親早就在巖付城外圍準備了一片木屋,在邊上燒起了熱開水,準備慰勞遠道而來的將士們。
望著南方逐漸現象的五七桐紋旗幟,秀家這邊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隨著隊伍的逐漸拉進,秀家發現除了五七桐紋之外,還有屬於德川家的葵紋出現在視線中。
等到隊伍來到巖付面前,豐臣秀次立馬下馬上前,主動和秀家打起了招呼“八郎,叔父託付我的錢糧我可是安然的給你押送到了啊,你可得請我好好喝一杯。”
豐臣秀次的態度讓秀家有些不習慣,兩人的關係似乎沒有好到這個地步,但是秀次卻好似秀家多年的老友一般。
只見此時其身後又有一名勇將上前主動向秀家打招呼,秀家定眼一看這不是德川家重臣,相模櫻臺城城主神原康政嘛?
神原康政看向秀家的眼神多有不善,不過依舊有禮有節的上前打招呼說道:“多日不見豐臣大納言大人,在下奉德川大納言之名帥軍前來鎮守巖付。”
秀家對於德川家的家臣不是很熟悉,不過有些熟面孔還是叫得出的,比如此刻站在神原康政身後的平巖親吉、管沼定盈等人。
而在豐臣秀次身後的恰恰是前幾日柘植三之丞提到的忍者出身的武士——中村一氏,如今他已經是近江國水口岡山城主,領6萬石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