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秀家手裡的常陸國是相對好打理的,不想左竹家手裡的茨城、行方、鹿島三郡,那才叫讓人頭疼呢。

新常陸國內比較大的豪族只有多賀谷、小田、相馬和土岐四家,在新治郡東部府中城左右還有一個常陸大家掾家,其他都是北條氏的領地。

在小田原合戰中,相馬和土岐兩家參與了小田原籠城,被秀吉改易,秀家收留了他們給予1000石左右知行已經很給面子了。

大掾家與左竹家一直有矛盾,面對左竹家要求借道,甚至要求一同前往小田原的建議置之不理,甚至在路上阻塞了左竹家南下的道路。

最終被左竹義宣一路攻討,將茨城北側及新治郡地區大掾家核心領地掃蕩了一遍,大掾家宗家被滅。

小田氏治一直在北條和左竹之間來回跳,小田原合戰時候對於北條氏是否滅亡抱有一絲幻想,既不抗拒也不順從,派家老管谷政貞待了50人混一混。

直到最後在小田原城陷落的訊息傳到常陸,他才急急忙忙的趕到小田原,被秀吉消去了一半的領地以示警告。

換句話說,新常陸領內除了多賀谷家3萬石、小田家的1.3萬石不好動之外,其他領地上的大名豪強都被秀吉或者左竹義宣處理過了,秀家可以從容的分封。

但是在邊上的行方郡、茨城郡和鹿島郡可就沒有這麼順利了。

這裡原本是大掾氏及其同族的勢力範圍,如今被劃入左竹家的勢力範圍,縱使大掾家宗家被處理了,但是下面還有這麼多分家盤踞在郡內,控制著全部的知行。

左竹家想要從容的接收這塊領地,看來是不太現實了。看來歷史上鴻門宴砍殺南方33館事件得如約發生了。

“今日未列席的頴娃久虎轉封下總印旛郡左倉城2.3萬石,准許在領內修築3座藩陣。”

“今日為列席之岡利勝受封上總國埴生郡1.2萬石,長柄郡3.9萬石,知行合計5.1萬石,本城為茂原城,准許在領內修築5座藩。”

“浮田宗勝受封市原郡1.2萬石,賜苗字宇喜多,受封市原城。”

秀家在上總的知行是16萬石,其北部的市原郡因為比鄰江戶灣的緣故,秀家打算收為自己直接管理,其郡另合計約為3.86萬石,除了1.2萬石封給宇喜多宗勝之外,剩下的2.66萬石領地都會被用來安置有功的將士。

而東側面向太平洋的山辺、武射兩郡,秀家也打算用以安置一個兒子,因此暫時不會封出去。

“土居清良轉封下總國匝瑳、海上兩郡2.5萬石,得封旭城鎮守南麓,准許在領內修築3座藩陣掌控領地。”

土居清良的情況與香川之景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他本人是期望隨秀家轉封的,他相信在秀家手下會有更好的發展。

但是當初跟隨他從尹予國宇和郡而來的豪族卻不這麼想。

用其中今城能親的話來說就是“我等當初信了你的話,拋棄了舊領跟隨了右大將。先是被安頓在尹予,只有又被轉封出雲。如今出雲剛剛安頓不足2年,又讓我們去關東?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領主?”

很明顯秀家對他們近些年多次轉封抱有怨氣。

雖然土居清良企圖解釋轉封出雲是因為浮穴郡被秀吉收回,如今轉封關東也是因為秀家被要求從西國轉走,都不是出自秀家的本意。

但是在這些傳統武家眼中,宇喜多家這麼短時間內多次對他們轉封,就是不重視他們的表現。

看著他們是外來戶好欺負,這才輕易拿捏他們。

最後僅有土井家、大崎家和紀家願意跟著他走,儘管只是這樣,土居清良依舊被秀家授予了2.5萬石知行。

此前土居清良的知行是出雲大原郡全領,意宇郡東部合計2.8萬石,本城在左世城。

但是其中有今城家的3100石和渡邊家的6000石,如果再加上土井家的2500石,大崎家的1380石和紀家的2540石,土居家有一半的知行數目其實是這些從尹予帶出來的同鄉的。

如今雖然轉封下總表高只有2.5萬石,看似還少了3000知行,但是在扣掉今城和渡邊之後,土居清良的知行實際上還多了6000石。

而且在拋下今城、渡邊兩家之後,土居家麾下的家族知行沒有超過3000石的存在了,家臣知行比例也相對更加合理,他有機會將以上三家家臣化。

因此,總的來說,土居清良對於秀家此刻的安排是比較滿意的。

“遠藤秀清受封下總猿島郡3600石,為弓田城代,遠藤俊通受封下總千葉郡4200石,准許在領內設定一座藩陣。”

是不是很難理解,為什麼3600石還能成為成代?

不要看遠藤這個苗字很陌生,這兩個遠藤可都是浮田氏之後,算是秀家的遠房親戚,只不過後來改了苗字罷了,在宇喜多家親族凋零的當下,也是被劃入一門眾之列的存在。

所以遠藤秀清才有這個資格,以3600石的大身旗本的身份,成為一城城代。

“野田弘朝受封下總葛飾郡7500石,為古河城代。”

古河城的地理位置太過特殊,乃是連線琦玉、上野、下野的關鍵位置,這裡必須要交給一個秀家信得過的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