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毛遂自薦和德川宴請(第1/3頁)
章節報錯
秀家一路上走走停停來到岐阜,儘管現如今在朝堂上豐春和岐阜兩家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但是當秀家來到岐阜的時候,留守的家老粟野秀用等人依舊熱情的招待了秀家等人。
不管在大坂上層爭鬥成什麼樣,但是在外人面前依舊保持著表面的祥和。
池田輝政,受封信濃松本27萬石,也算是一個國持大名了。他與秀家在岐阜分別,經中山道返回本領,回去整訓軍勢,為出征蝦夷做準備。
根據軍役賬的要求,信濃姬東海道出兵200人,他需要準備2700人從徵。這樣的規模池田輝政本來沒必要跟著秀家一起走,但是他一再堅持秀家也就點了他的將。
秀家在岐阜只是短暫停留,繞是如此依舊有周圍的人前來拜訪秀家。其中最要緊的莫過於山內一豐家的家老乾和三了。
他本是織田信長家臣乾和宣的三男,幼名豬助。字又稱左衛門,又稱將監,歷史上關原之戰之後與其他11位家臣賜予山內苗字之後稱為山內備後。
秀家對其的瞭解不是很多,只知道在歷史上他是山內一豐倒向德川家康最主要的幕後推手。
他今日前來是替主家山內一豐傳信的。由於豐臣法度的原因,山內一豐不能隨意的離開本領,只能讓家臣來岐阜送信,目的是為了告知秀家他自己也想要北伐蝦夷的想法。
山內受封飛驒和美濃一郡,總知行6萬石。說多不多,根據軍役賬要求動員1200人,從徵不過600之數。這樣的規模秀家連徵召的想法都沒有。
但是你不能光看人家人少就直接拒絕人家,人家主動派家臣向你投遞,這是想要主動投靠秀家啊。
在事關天下大局的時候,任何一直力量都是彌足珍貴的。
儘管秀家確實看不上山內一豐,但是俗話說的好,“寧與君子結怨,莫與小人結仇。”這山內一豐本領在飛驒和美濃北,若是在關鍵的時候堵住中山道山口,也足夠讓秀家難受了。
所以面對山內一豐的主動示好,秀家收下了乾和三轉交的書信,但是對於山內一豐請求出戰的要求秀家予以了拒絕。
理由也很簡單“出征北伐的軍役賬都是經過五大大佬評議審批的。山內侍從不再其上,我我發越權徵發。”
同時秀家也表示道“山內侍從迫切的想要為國出力的心思我已經收到,此事我應對會替侍從上奏大坂,至於最後能不能如願就要看大坂那邊的回應了。”
與山內一豐抱有一樣想法的,還有尾張那古野大名織田秀信。在秀家蒞臨那古野的時候親自向秀家提出了想要從徵的想法。
那古野藩可不比高山藩,足足14萬石的知行,依照軍役賬的要求需要徵發2800人,從徵1400人。這點人多少也能組成一個小兵團獨立行動了。
很多人不理解豐臣制度下軍役賬征伐200人為什麼從徵只有一半,因為只有100最健壯計程車卒會被編入實際參陣軍役中,剩下的一半則作為民夫負責從沿途糧食的運輸,歸軍奉行排程。
也就是說剩下的一半也是要跟著走的,只是他們大機率不會上蝦夷島,而是沿著東海道、東北大道一路轉運糧食。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上的織田秀信是一個貪婪卑鄙,志大才疏的形象。
面對德川和石田兩邊的勸說,僅僅是因為石田這邊開出的價碼更高就站隊石田,面對德川浩浩蕩蕩來的軍勢,固守岐阜尚且可以得勝,非要出城野戰想建立不世之功。
只可惜不僅連自己的都搭了進去,更是打亂了石田三成的全盤計劃。
這樣的盟友秀家可不敢要,但是不得不說織田秀信兩世所在的位置都很關鍵,那古野和岐阜都是東面大軍上洛的必經之路,難怪可以讓其待價而沽。
眼下織田秀信還看不出天下大局即將分崩離析,他只是想要趁著秀家的東風賺取一些戰功,將來好加封罷了。
秀家對他的處置一如之前對山內一豐一樣,表面上笑嘻嘻的應對,實際上卻不給出肯定的承諾。
其實秀家不願意去碰山內一豐和織田秀信還有一個原因,這兩家距離岐阜的位置太近了!可以說是岐阜藩的禁臠。
就秀家的瞭解豐臣秀次不止一次的想要將織田秀信弄走,只是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地方和理由安置此人。
現在秀家若是直接帶上織田秀信,會讓秀次產生誤判,認為秀家的手已經伸到了他的身邊,到時候很有可能讓秀次將兩家的矛盾公開化。
秀家雖然很想要挑釁秀次,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秀家也不願意為了織田秀信這樣的人提前和秀次撕破臉。
從那古野離開,森忠政向秀家道別,他的領地在伊勢,本不在這次徵發之列,是秀家點名帶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