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當初長宗我部家復國土左,儘管只有兩郡半國,還是秀家出的力呢!

而這次其參與西軍騷亂被消減了尹予南部的土地,知行僅剩土左兩郡不足7萬石,又一次眼巴巴的求到了秀家面前。

儘管內心對信親的態度有些不滿,但是秀家並沒有表現出來,依舊對他表現出了熱情“我們有些日子未見了,宮內。(長宗我部元親現在的官職是宮內少輔)這段時間我閉門謝客,你可是我接待的第二波客人。”

與秀家不同的是,長宗我部信親卻表現的有些驚恐,向秀家連忙賠罪道“承蒙大納言殿下掛念,在下這麼多年未曾拜會確實是在下的過錯。”

與他一道前來已經元服的盛親也向秀家行禮道“在下吉良盛親,見過大納言殿下。”

聽到吉良這個苗字,秀家多少表現出一絲驚訝:“吉良嗎?盛親承襲了吉良家的家門嗎?這可是源氏名門了啊!”

雖然吉良氏可是正經的足利支族之一,但是土左吉良氏與足利家卻是沒有關係的。

雖然都是清和源氏義家流。但是土左吉良氏普遍被認為是在“保元·平治之亂”中的源義朝之子希義的子孫。

前任吉良家督也是長宗我部家的人,是信親的堂兄親實和親正。但是在之前的四國評定時候,吉良親實被秀家手下討死,吉良親正又死於朝鮮之役,所以現在吉良家名又留到了盛親手上。

歷史上的這倆人都是隨信親一同戰死於九州戶次川之役,如今歷史雖然發生了改變,但是兩人依舊難逃戰死的命運。

“殿下謬讚了,我繼承吉良氏之名還是幾日前的事,殿下不知曉也是應該的。”

盛親這個吉良家到底是不是名門,在座的兩人自然比秀家還要清楚,這個話茬並不好接。

信親索性差開這個話題主動向秀家表示由於長宗我部家被減封,家族內部的知行不夠不得不裁撤部分武士,希望秀家可以接納吉良盛親的請求。

別看長宗我部信親說的好像很正當的模樣,說白了和秀家之前給立花宗茂塞人質兒子一樣,也是在換著法子把自己這邊關鍵的人質送給秀家。

這個時候再回去看盛親表示自己繼承吉良家名的操作是在幾天前那就說的通了。

如果是頂著長宗我部家這個家名,信親憑什麼塞兒子給秀家?秀家又不是他信親的主君,他的操作不可能得到豐臣宗家的認可。

但是現在盛親改宗吉良氏,那就是長宗我部家家臣的身份了。家臣之間的轉封只要不是領地很大的重臣,只需要上報奉行備桉即可。

盛親本就和秀家比較親近,過去做過秀家一段時間的近侍,讓盛親改苗字之後派到秀家身邊去是最合適的人選。

所以說別看秀家為了拉立花和鍋島兩人上船玩起了政策的漏洞,像長宗我部家這樣的小大名,為了家名的存續也有著自己的騷操作。

望著眼神中帶著渴求模樣的兩人,秀家並不急於答應,反而向長宗我部信親問去了一個問題“據我說知宮內少輔至今沒有男丁繼承家業,你又讓你最出色的弟弟繼承別家後轉侍我門下,你長宗我部家傳承怎麼辦?”

信親表態道“家父子嗣繁盛,除了右衛門太郎(盛親)外,我還有三個兄弟。最小的五弟吉兵衛依然可以繼承家業。”

元親有五個兒子,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人,次子香川親和,就是那個被秀家搶了老婆被迫改回長宗我部苗字,現在改姓香宗我部親和的傢伙,三子津野親忠繼承的是土左名門津野氏之後。

《長元物語》中記載:“一條一萬六千貫,津野五千貫,大比良四千貫,吉良五千貫,本山五千貫,安藝五千貫,香宗我部四千貫,長曾我部三千貫,以下八人中,一條殿別具一格,剩下七人守護。”。

可見到向為止,除了長宗我部信親和他口中的五弟之外,元親的其他三個兒子都被送出去繼承土左有力名門之下了。

若是再算上他們的堂弟香宗我部貞親,長宗我部家的幾個兒子都被送了出去以幫助長宗我部家掌控土左豪族家門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長宗我部家在之前被轉封備前,後來僅僅獲得西土左兩郡卻依然在土左有一定話語權的原因。

但是!

這些兒子儘管被分了出去,他們的通稱大多是以xx郎稱呼的,而這個已經元服的五弟的通稱卻是吉兵衛!這並不符合長宗我部家的習慣,更不符合讓其繼承家名的條件。

要知道家族繼承人的通稱,甚至可能是乳名都是傳承通用的,再不濟也不可能出現從xx郎到x兵3衛這麼大的變化。

而且秀家記得歷史上信親5兄弟之中,前面4個都是元親夫人所生,是同母親兄弟,而第五個弟弟卻是元親從細川持隆手中搶來的側室小少將,與他們不是一個媽生的。

信親沒道理放著同母兄弟不去繼承,反而讓一個關係澹薄的異母兄弟去繼承家業。其他的兄弟會答應嗎?

這麼看來信親並沒有說實話,在他沒有兒子的情況下,他最有可能屬意的養子很有可能就是眼前這個,被他臨時送出去繼承吉良家名的四弟盛親。

這是把自己繼承人送到秀家面前了啊,長宗我部信親的誠意可謂實足。

這些話人家信親當人是不會直接說出口的,但是秀家事後可以從盛親的口中獲得證實。

就現在而言,人家都把姿態放得這麼低給你送人質了,秀家又哪裡有拒絕的道理。

秀家看了一眼盛親說道“既是名門之後,我便將授予你上總結城5000石知行予以安置,而你本人以後就隨我身邊行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