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旭輝落日(第1/3頁)
章節報錯
冷靜下來的秀家和秀貞很快作出了自己的部署,首先是趁著秀吉處分下來之前,讓秀貞提前返回郡山領內作出動員,做好抵抗待援的準備。
秀家讓其帶了兩份信件回去,交給在豐春城的藤堂高虎,讓他從現在開始大手筆的收購箭矢、糧食和鐵炮的彈丸,並禁止向外再出售火藥和火繩。
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擁立小八郎為關東總大將,自己擔任陣代統兵配合秀貞作戰。
秀家之所以不回去是因為他想要利用這段時間掌控出於朝鮮的這5萬餘人,必要的時候可以打著帶他們回家的旗號直接從咸鏡道坐船登入舞鶴,然後從舞鶴奇襲空虛的京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除此之外,秀家還讓人傳信給遠在蝦夷的龜井茲矩和頴娃久虎,讓他們著手開始動員蝦夷的部隊,儘快從蝦夷那邊帶回不少於1萬人的軍勢和2萬人的當地部落僕從軍。
是的,這一切準備都很倉促,但是歷史上又有哪一次造反是準備充足的呢?
相比較完全沒有準備的秀吉,秀家最起碼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偷偷準備起來了,軍備、軍糧這幾年多有儲備,至於戰術的預演不知和頴娃久虎來回進行了多少回了,只要跟著預案走,定然可以打秀吉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讓秀家和秀貞都始料未及的是,從石田三成返回京都之後接連2個多月,都沒有從日本方面收到任何的訊息。
越是沒有訊息越讓秀家感到擔心,害怕秀吉也在偷偷作著準備,給自己突然一擊。
正在秀家想著要不要統治關東方面提前起勢的時候,卻突然收到了一個領人驚訝的訊息,居然是由柘植三之丞親自帶過來的。
“主公,京都急報,關白殿下中風急死!”這隻三之丞剛一見到秀家就伏倒在秀家面前,驚慌的向其上報道。
聽到這個訊息的秀家猛地坐了起來,向柘植三之丞追問道“什麼時候的訊息,如今京都是否是由秀昭殿下統事?”
這個時代中風急死的意思並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死去,也有可能表達一個人中風昏迷僅留有一口氣在的狀態。
當然秀家並沒有向柘植三之丞詢問秀吉生死情況,畢竟相對於中風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即便秀吉這次沒死也基本上不可能管理這個天下了。
這個時候就不由的想起了豐臣秀吉在不久前剛剛佈置的五大佬與五奉行制度了,這項制度完全可以使豐臣家在秀吉失能的情況下維持日常的政務執行。
更別說當下秀昭也已經13歲了,在秀吉看來他統治的合法性毋庸置疑的,而秀昭只要教養幾年一定可以接管這個天下。
但是讓秀家沒有想到的是,柘植三之丞接下來的話卻讓他無比驚訝“這正是奇怪的點,豐臣中納言殿下好像併為出來理政,整個京都一幅如臨大敵的模樣,奉行們已經封鎖了整個京都任何人只進不出。”
一般情況下,在君王重病的情況下,繼承人都會出來監理國政,即便此刻已經有五大佬代為考慮這些事務,但是秀昭也最起碼應該出來充當吉祥物穩定人心。
像現在這般模樣人不出來的情況,確實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秀昭沒有出來理政?這是什麼時候事情?”
“大概20日前”柘植三之丞回應道“還有件事,臣下舞鶴港搭船的時候,無意間看到豐臣參議大人從朝鮮回來”
柘植三之丞口中的豐臣參議指的就是負責慶尚道防線的豐臣秀勝,在小早川秀秋被召回之後,他已經是整個慶尚道唯一的高階指揮官了。
他被突然召回怎麼看都不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這幾乎代表著秀吉徹底放棄了慶尚道的防線,而且是在沒有通知咸鏡道和江原道的情況下作出的。
“秀吉到底想要做什麼?”秀家的內心泛起了疑惑“不對,當下這番決定應該是那些大佬們作出的,無關秀吉的決定。”
儘管秀家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出處透露出來的詭異依舊讓秀家打算提前作出準備。
秀家一邊命令柘植三之丞進一步探查京都的情況,另一邊派人向此刻任在朝鮮的眾大名去送行,讓他們儘快派人來安邊開大會。
在豐臣秀勝回到日本,以及秀貞隱秘回國之後,秀家已經是整個朝鮮戰場身份最高的將領了,在秀吉沒有對秀家作出明確的處置之前,秀家是有權利協管其他軍團的。
當然在慶尚道駐守的東北大名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親自到來的,但是派遣一兩個家臣過來聽一聽秀家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可以的。
特別是原來有小早川秀秋統領慶尚道軍團來說,自己的這邊的總大將被召回之後就一直沒見上面派來新的統領,暫且歸秀勝統轄的各大名隨著秀勝的離去如今也已經變得六神無主,秀家願意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無疑是給他們正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