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秀貞與杏子的婚禮(第1/3頁)
章節報錯
秀家今日將直江兼續單獨交出來,並不是為了講一堆假大空、偉光正的雞湯,而是想要打破他腦海中的特定印象。
直江兼續是一個人才,能夠將120萬石的上杉家發展的井井有條,就足以見證他的能力。
要知道上杉景勝對於直江兼續非常信任,將上杉家的權利幾乎全部下放給他,使得上杉家接近二頭政治模式。
而直江兼續在上杉家內部也是超然的存在,上杉家的家臣稱呼上杉景勝“御屋形樣”、“殿樣”或者“上樣”及主公的意思,而稱呼直江兼續則用上“旦那”的尊稱,及“老爺”的意思。
到了轉封會津時期,擁有30萬石米澤藩的直江兼續作為陪臣也被特許使用“殿樣”的稱呼。
換句話說,在這個時期的上杉家,真正主管實事的是直江兼續而非上杉景勝。
很多人都在說關原之戰中德川家康下克上是邪惡的存在,他的行為是不不義的,其實是以結論倒推過程。
我們回到當時的政治背景中,由於豐臣秀吉末期發神經的操作,使得天下大名對於關白只剩下畏懼而無恩德。
特別是秀吉作為退位的太閣,說把新任關白砍了就砍了,直接就導致天下大名對秀吉不按規矩行事充滿了恐懼。
要知道這豐臣秀次可是秀吉的親外甥啊,還是他明示天下收養的養子,是關白的合法繼承人。
即便最後自己有了親兒子,也應該將人家妥善的請下來,然後給予豐厚的知行和經濟補償。
更重要的是,當初為了鞏固豐臣秀次統治,秀吉為他請了天下許多大名的女兒、妹妹嫁進來成為秀次的側室,結果這些天下大民的親人最後都隨著秀次被殺。
再加上秀吉對大名家隨意改易、轉封,以及徵朝之戰的賞罰不公,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天下大名對豐臣家的內心只剩下了恨。
在這種情況下石田三成昏了頭,不想著怎麼在秀吉死後重新聚攏天下大名的心,卻想著將天下最強的大名家德川家康做掉。
而作為做掉德川家最主要的主力,就是上杉家。
作為上杉家的家老,操縱著上杉這艘船的舵手,直江兼續僅僅因為在大義的思想渲染下,加上他與石田三成的私交,直接就把上杉家綁上了戰車。
先一步在上杉領內清查田地、典數軍役狀,製造武具和裝備,儼然一副要打仗的模樣。
要知道隨著秀吉平定天下之後,就實行了刀狩令,收繳民間的武器,使得以農兵為基礎的各國武裝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大量裝備。
在這種情況下,上杉家想要打德川,必須要在領內重新制作具足、打造刀槍。
畢竟天下承平已久,上杉家的戰備舉動使得周圍的大名家感到了不安,東北和關東的大名聯名上書大坂,要求清查上杉家的情況。
《仙木奇緣》
你或許可以說這是德川家康故意搞得,東北大名是在他的影響下聯名上書的。
但是如果上杉家沒有先一步作出製造緊張度的舉動,又怎麼可能落得其他大名手中的口實呢?
再來說,當時聯名上書的大名中,除了蒲生、尹達等東軍大名,還包括後來西軍的左竹義宣。
如果不是上杉家的舉動確實影響了周圍的人,怎麼可能連後來的盟友都署名上書呢?
而德川家康真的很給上杉家面子了,讓他到大坂講述原因就行,面對這樣的頂級大老,最後結果很有可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警示一番罷了。
畢竟從後來的文獻和歷史考據來看,德川家康的北伐上杉和關原之戰很明顯是草草出戰的,由於提前沒有作出準備,不得不倚重豐臣系的大名。
如果德川家康早有準備,這是他一手導演的大戲,德川家在戰場上的表現和戰後的分封就不會這麼被動了。
那麼上杉家面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是什麼呢?
洋洋灑灑數千字的《直江狀》直接打在了德川家康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