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評定流程是比較繁雜的,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下午。主要是因為秀家需要給每一個家臣、豪族親手頒發感狀,送上賞賜。

這不僅僅是流程和儀式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一種主權的宣誓。日本的領主透過這種儀式來重申自己與被頒發者之間的主僕關係。

宇喜多家的領地已經增加到百萬石了,其麾下的武士家臣都有幾千人。

這些人的感狀都需要有秀家一一親手頒發,同時對著他說上一句“請繼續努力”或者“感謝奉公”之類的話。

一天下來,秀家的嗓子已經有些啞了。

這也難怪,許多戰國大名在知行擴大之後,都對於這種“繁文縟節”頭疼不已,像織田信長在後期幾乎不會再開這種大會,一般也分幾小會進行恩賞。

但是秀家就是希望利用這樣盛大的儀式來宣揚宇喜多家的強大,同時秀家本身並沒有那些大名的懈怠感。

相反,熟知歷史的秀家對於這部分格外看重,時常將“御恩奉公”四個字掛在嘴邊,並付之以行動。

不管怎麼說這場有些吃力的大評定終於結束了,秀家一如既往的沒有參與之後的宴會。

日本的評定宴不一定都在晚上,餓了好久的武士們終於可以大快朵頤一把了。

武士們三三倆倆的聚在一起互相敬酒,誰都沒有發現藤堂高虎被秀家的武士叫了出來,從一旁的小門溜走。

秀家在大廣間一旁的偏殿接見了藤堂高虎,與大廣間的喧囂不同的是,秀家這邊顯得格外寂靜。

藤堂高虎在侍從的引路下來到偏殿,看到堂上正襟危坐的秀家趕忙上前行禮。

“安房守起身吧,之所以沒有在大廣間與你相會,就是不希望這面拘謹。”秀家對著藤堂高虎說道。

待藤堂高虎起身,與秀家對目而座後,秀家突然向藤堂高虎詢問道“你對伊予周布郡小松城2.1萬石的安排可還滿意嗎?”

“是,得到了增封,在下會在新領繼續為殿下奮鬥的。”藤堂高虎的回答中規中矩,秀家對於這個回答其實不是很滿意,於是繼續開口說道。

“2萬石的知行就本家而言,已經是新參眾中獨一份了。我希望你能不止步於此,終有一天成為本家家老眾的一員。”

“謝殿下恩賞,在下一定以此為目標,為殿下奉公。”

“哎,你怎麼說話還是這面拘束”

其實秀家說這句話有點凡爾賽了,畢竟不管怎麼說秀家是君主、是老闆,老闆可能希望貼近下屬,希望下屬說一些真話給自己聽,但是下屬又怎麼可能不顧忌一二呢?

“高虎加入本家有些年頭了吧,我記得當初我們是在姬路城相會的,我直接用一半的知行延攬了你。”秀家繼續套近乎說道。

“是,如今回想起來,往事依然迴盪在眼前。”

當時倆人在姬路城下町相會,秀家當時只有1500石知行,秀家直接拿出1000石延攬了藤堂高虎,並且喊出君臣同俸的口號。

時至今日,秀家已經繼承宇喜多家多年,宇喜多家如今也已經是西國百萬石的大大名。

君臣同俸這種話自秀家成為家主之後就已經不可能實現,藤堂高虎也明白這種想法不切實際,現如今獲封2萬石知行,成為宇喜多家內部新參眾筆頭已經是秀家開出格外優待的條件了,因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很多人都覺得藤堂高虎此人沒有原則,是一個不忠於主公的小人,原因是他一生換了7/8個君主。

實際上藤堂高虎每次更換主公多是因為這些君主落敗或身死之後,從沒有在為主家奉獻之時背離過君主。

歷史上藤堂高虎的舊主津田信澄之子昌澄在大坂夏之陣時作為豐臣方與德川家交戰,戰後就是因為高虎的請求而保住性命,日後轉入德川家之下仕官。

當然這種觀念在鼓勵為主家獻身的當時依然被視為異類,但是秀家卻能接受這種人才,甚至覺得一門心思跟著主家徇私的人都是愚忠,不值得被重用。

實際上從藤堂高虎之後表現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足以信任並且能力出眾的武士。

別看著宇喜多軍這麼多年來百戰戰勝,宇喜多家領土不斷擴大,其實宇喜多家內部存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