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信長的葬禮與真實的前田利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因就是織田家繼承人三法師並未出席葬禮。
在清州會議之後,儘管三法師經過公議被要求安排在安土進行教育和輔政,可是近江實在太靠近秀吉的領地,因此柴田勝家和織田信孝密謀控制三法師。
隨即信孝趁著一天夜色將三法師抱到岐阜控制起來,清州城出了這麼大事情,作為城主的“傻哥哥”織田信雄居然第二天才知道此事,事後暴跳如雷,要求信孝交出三法師,被拒絕。
也因此,秀吉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只能另闢蹊徑,透過為信長舉辦葬禮的方式,擁有討伐柴田勝家的名義。
直到此刻,柴田勝家依然認為自己掌握三法師,秀吉翻不出田天來,認為秀吉為信長舉辦的葬禮不倫不類,始終沒有猜透秀吉為信長舉辦葬禮的真正意圖。
你還在第二層,人家秀吉已經在大氣層了,朋友!
同時,作為長島城5萬石的瀧川一益,在柴田勝家的暗示下拒絕交出戰略要地長島,使得丹羽長秀的移封未能繼續下去。卻不知他們就此犯了一個大錯誤。
從地圖來看,長島城確實是險關要隘,但是如果瀧川一益可以依照清州會議的決定移封若狹小濱,就等於給柴田勝家開了一道戰略口子。
這樣勝家就可以不顧風雪直接船運小濱上岸,經江左大津進入山城,攻入秀吉的腹地。
但是此時的日本武士少有從全域性思考的大局觀,眼中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再加上勝家對自己的過分自信,並不認為自己會被秀吉堵在金崎山口。
種種因素之下,柴田勝家暗中支援瀧川一益控制長島要塞,從中間阻斷織田信雄的領國,同時調略大垣城主稻葉一鐵,與美濃的織田信孝一起形成對信雄合圍。
勝家的戰術眼光是毒辣的,但是戰略眼光是缺失的,也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小濱得以繼續被秀吉盟友丹羽長秀把控。斷絕了柴田勝家冬季進入近江的可能,間接救了秀吉一命。
但是勝家此時也沒有做好與秀吉開戰的準備,於是決定派遣前田利家為主使,金森長近,不破光治為副使,攜帶醃魚兩桶、醃菜兩桶、越前棉花千把,前往京都面見秀吉,以信長公剛剛安葬,應該團結對外為理由,去秀吉和談。
看著這個禮物單,秀家哪裡看出來勝家有和談的意思了,只覺得勝家是借醃魚與醃菜在羞辱秀吉是土包子出身,只配吃這些東西,唯一眼前一亮的就是棉花了。
秀家以前不知道棉花已經傳入日本,要是知道了,平民禦寒衣物就有了著落。
此時日本的棉花主要還是觀賞用途,因此柴田勝家連根拔起送給了秀吉,對於這些東西秀吉當然看不上眼,被秀家順利討要過來,準備帶到備中進行栽種。
要說來使前田利家此人,經過後世忠心家臣南原幹雄在《百萬石太平記》中的潤筆,將他描述成一副執拗忠誠的形象,再加上與阿松可歌可泣的愛情,妥妥的大好人啊。
甚至這種觀點在很多影視劇包括《利家與松》,遊戲作品《太閣5》,信野系列中都被奉為傳記流傳甚廣,讓前田利家在民眾心中擁有很偉光正的形象。
但是,你仔細想想,一個能對13歲小妹妹下的去手,並讓他懷孕生子的傢伙,怎麼說都是一個變態吧。
而在光榮遊戲中間利家背離柴田的劇情,同樣描述出利家多麼不捨,柴田多麼開明的形象,粗略一看,這是妥妥的臣忠主賢啊!
但是事實上利家在柴田手下做事,由於出身尾張的原因,很受勝家重用,被封在七尾城10萬石,在柴田手下也是高領家臣了。
結果賤嶽之戰,佐久間勝政已經擊破討死中川清秀,佔領大巖山頭,從左側半包圍了山下的羽柴軍陣代羽柴秀長,羽柴軍崩潰就在一夕之間時候。
羽柴秀吉從岐阜迂迴而來,直接盯著已經衝下山區擴大戰果,陣型已經拉開的佐久間勝政一頓猛錘,眼看勝機稍縱即逝,柴田勝家命令前田利家帶領本隊前去支援,頂住羽柴秀吉的攻勢,為佐久間勝政勝利拖去時間。
結果這個B,跑到佐久間勝政後面,看到已經開始節節敗退的佐久間隊,直接拋棄友軍從賤嶽之戰撤離,招呼都沒和柴田勝家打,頭也不回的逃回了七尾城。
知道柴田勝家敗退回北之莊城,還在詢問前田利家的安危,卻聽到那讓他傷心的訊息。
而前田利家回到七尾城後,就將柴田家作為敵人,向秀吉投去了橄欖枝,為此在戰後獲得能登22萬石安堵。
在丹羽長秀死後,秀吉又以加賀、越中、能登百萬石安堵他,讓他為自己守備北陸,為五大佬首席,可謂榮譽備至。
結果他怎麼報答豐臣秀吉的呢?秀吉死前就和德川家康眉來眼去,秀吉死後直接把老婆送到江戶作為人質,讓親兒子利久認老烏龜為義父。
這種人渣居然不是戰國大惡人,還在春秋筆法之下成了戰國武士道德的標杆?
秀家真替自己的父親宇喜多直家感到不值,與利家相比,直家都算是有仇必報,有恩必還的恩義之士了。
秀家前世也是透過《太閣5》認識的這位“忠義之士”,一度把他奉為偶像。
直到長大後透過論文知道了真實的考古資料,才知道自己崇拜了十幾年的偶像,居然是如此的小人,一鼓反胃感由然而生,我真的是瞎了狗眼粉了你這麼個傢伙!
因此在今世,熟知的歷史的秀家已經放棄了對前田利家的一切幻想,早已將他標記為了關原之戰時候的敵人,必須想盡辦法對前田家進行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