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論道於晚冬時,一場大雪中展開了。

其上首位坐了學宮儒家的三位聖人,負責審查百家學問。

最左是一位青衫長鬚老人,在椅子上盤膝而坐,閉目養神,老人自兩千年前便是學宮聖人,著有學問浩然氣,年輕時見不得半點蠅營狗苟之事,如今年老,反倒閉門不出,不再多管天下之事。

當中是一位高瘦長眉老人,無當世學問,之所以成聖,只是因為其一身正氣達到了真正凜然的天地庇護境界,所做所言皆是天地之正。

最右那聖人陳九見過,是儒衫灰瞳的中年人,為近百年內新晉聖人,有事工學問龍蟲說,論證天下人之天資、身份、禮儀道德等,憑此一舉成聖。

除此之外,便是百家老祖依次而坐,首位是兵家老祖,末位是發明家一脈的那位矮小老頭,陳九和他坐在一起,兩人擠一根板凳,不停擠兌著屁股。

周圍聖人看向兩人的目光頗為怪異,欲言又止。

論道講壇四周,則是那些來往的大小宗門,不分勢力大小,各自找位坐。

百家論道,除開學宮排行前五的學家,其他學家按抽籤排序論道。

首位是廚家,由老祖親自上陣,帶著幾名廚家講師,一上臺便敲響鍋灶,大聲一問。

“學烹飪哪家強?”

其下講師趕忙回道:“就是學宮廚家好!”

另外一名講師接道:“八百個爐灶玄鐵剛!”

老祖又一敲鍋灶,“學好烹飪好處多,好處多的無法說,諸位且聽我細細道來!”

陳九坐在老祖坐檯上,人已經傻了,最終不得不感嘆一句。

廚家大才!

廚家在那議論半天,無非就是為了多要點資金,多些錢幣,好去開辦一所烹飪學堂。

三位聖人面無表情,隨手一招,便是將廚家每年經費提高到了兩百枚丑牛錢,快些結束了這場鬧劇。

百家論道,這廚家論的是個錘兒。

不過好在眾人也沒對廚家報以什麼希望,這些末等學家也不參與其他學派的學問之爭,就安分弄自己的學問罷了。

況且就算他們想爭,也沒人和他們吵啊。

誰和廚子吵架?

之後倒是上來了一個不錯的學家,排行學宮十三,名曰天文學家,自然也是研究天上星辰,論證之道,就是天上星辰九萬顆,無論崩碎多少,始終都會凝聚復原為九萬顆,這是為何?

又是否涉及天道?

陳九坐在椅子上,擠了擠旁邊矮小老頭,皺眉道:“別人想長九萬顆,哪來這麼多為什麼。”

矮小老頭嗤笑一聲,“說你是鄉巴佬吧,也就這點見識。”

陳九反問,“那你說為啥是九萬顆?”

矮小老人不屑笑道:“說是九萬顆,又沒人真去數過,亂說一個數,越大越好,不過這天文學家還是不太行,要我去的話,少說九億顆。”

其餘學家老祖聽到兩人一直閒扯,無奈皺眉,怎麼學宮裡攤上這兩個活寶,聖人也不發言趕人,似乎沒瞧見陳九一樣。

兩人越聊越起勁,嘰嘰喳喳。

一位排行較前的學家老祖冷哼一聲,看向兩人,“論道之時,皆要嚴肅,不得喧譁。”

正在爭論的兩人立馬沉默,互相給了對面一肘子,大眼瞪小眼。

等在那老祖轉過視線,陳九又朝著矮小老頭低聲問道:“這老頭誰啊,拽得二五八萬似的。”

老人皺眉道:“我也不知道,不過不別人都這麼大把年紀了,讓著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