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大也是道教起源的大道觀之中。

有十二位道人齊坐,以天下為棋盤,論道而言。

十二位道人,十二位大天官。

大多都是道教創教之初便存在的,也有更替,且對更換人選只有一個要求。

道教十三境。

所以十二位道人,皆是十三境。

這中土大道觀曾經也因為十二大天官的更迭,邀請過道教至高劍仙老劍神來擔任大天官。

但是老劍神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

他瞧不上。

老劍神便是老劍神,天下獨一個,沒必要去當還有十二個的大天官,自掉身價。

當然,只是對老劍神來說是這樣的。

對於道教眾多修士而言,能成中土道教十二大天官,已經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

而此時這十二大天官正在議事。

先是學宮一事。

一位極其蒼老的枯發老道兒,拎著凋零拂塵,面無表情,開口道。

“學宮內部不和,對人族天下極為不利,如今我們道教勢大,更該為人族做出貢獻,諸位有些什麼主意?”

老道兒這席話倒是沒有說錯,學宮如今內亂,儒家與兵家不和,已經是全天下都知曉的事情了。

且這次內亂極大,繼天光州兵家老祖謝至劍斬儒家聖人而死後,兵家與儒家的矛盾便越漸不可調和。

而最離譜兒的便是兵家明面上的戰力竟然比儒家還高。

因為兵家多劍修,好廝殺。

若是作為學宮老祖宗的九聖不出手,那麼兵儒兩家爭鬥,天下修士還真更看好兵家。

這九聖也是為難,他們之中雖大多是儒家老祖宗,但已過數千年,如今他們作為學宮老祖宗的身份顯然是大於儒家老祖宗的。

而儒家又講究仁義道德,更是講理。

可如今儒家、兵家都各有各的理。

九聖偏向誰都不對,只能焦頭爛額的兩面相勸,才堪堪緩住兵、儒兩家的矛盾,沒再出現兵家老祖謝至斬儒家聖人的大事。

這就是學宮百家爭鳴的壞處。

在老道兒身旁禿頂道人唸了一句阿彌陀佛,顯得不倫不類,開口道。

“理應是先觀望些時日,如若學宮真內亂到不能自理,我們再出手相助。”

幾位大天官點頭,隨後無言。

這個禿驢道人說得也沒錯,學宮有九聖在,應該是不會內亂到無法治理。

若內亂到無法自理的局面,那代表九聖都自顧不暇,到時候他們道觀再出手,不僅名義上行得通,而且難度也會小許多。

十二大天官之中突然傳出嗤笑,一位少年模樣,扎著小辮的小道人不屑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