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正常情況下,呂言大概會對這種變化很感興趣。

至少也會仔仔細細地打量一番。

不過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這種區區一顆拳頭大小的圓珠,實在是很難吸引他的注意力。

放眼望去,四周的一切,都顯得如夢似幻。

甚至於說,這些光芒的顏色,都並不固定。

由藍變綠,再到黃,最後是紅。

所有的光芒,都像是一根無數銅絲纏繞的粗線,被精準地分割,取走。

遠處,有不少耀眼的光點,卻被逐漸拉長,彷彿一根直挺挺,直指末日的箭頭。

也有扭曲的漩渦,像一個恆星般巨大的蚊香。

呂言也很難說清自己的移動方式是前行,還是上升。

但可以肯定的是,越遠的地方,其光團的扭曲情況就越輕微。

要是用一種不太精準的方式描述,這裡更像是一個倒扣的大碗。

越接近碗底的地方,看起來越正常。

嗯……至少是表面上的正常。

而他,則是乘坐著這艘小木舟一般的載具,朝著碗底滑落。

在這期間,不時有巨大的光團從四周閃過,快速向後飛去。

很難說這樣的環境到底充斥著何種誇張的力量。

總之在這樣紛亂的“光汙染”下,即便不存在絲毫聲音,也很難讓人靜下心來。

“這種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呂言防護服自帶的量子通訊耳麥裡,傳來老頭兒的聲音……不對,這樣說不太準確,現在的老頭兒只是個光滑的珠子。

“很不可思議的技術吧,讓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裡,能夠做到跨越上百萬光年的遙遠距離。”

從老頭兒變成了圓珠後,他的性格似乎都多了幾分跳脫。

呂言無視了圓珠的自吹自擂。

望著“碗底”的方向,詢問道:“還有多久到達出口?”

沒辦法,他在這艘小木舟上坐著,都感覺不到有移動的意思。

貌似沒有什麼過載,也不像是靠曲率之類的驅動。

“順流而行嘛,不要心急。”

呂言不理解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卻也懶得深究。

一手托腮,姿態悠閒地掃視著這片怪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