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徵兆(第2/3頁)
章節報錯
重回史前,記憶不變,對未知進化而言,時間,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面對無限的未知,孟焦就像一隻在迷霧中茫然前進的螞蟻,生死之間的奧秘,時間長河的波瀾,進化道路的始末,完全不是它能夠參透的事物,無論它耗費多少腦細胞,這些東西,仍舊是一個謎。
新的一天,總不可能全部浪費在思考中。
晨練結束,兩頭幼虎已經睡醒,孟焦陪著它們嬉戲玩鬧一會兒,便又出發,前往北境覓食。
今日的任務遠不止覓食那麼簡單,昨天捕獲的獵物還未吃完,孟焦根本不急,它今天的旅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黑貓黑曼巴,就在大河兩岸徘徊,它捕獲一頭雌馬鹿,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行蹤隱藏起來,就是為了防止被發現。
它為什麼這麼小心,如此謹慎呢。
孟焦想來想去,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黑貓不能離開那片區域,不然它早就溜走了。
若是能夠肆意遊蕩,不受限制,黑貓根本不用顧忌後來者的感受,它大可留下腳印,揚長而去,以它的速度,森林中少有動物能追得上它,一旦跑出幾十公里,上百公里,哪有動物有那個耐性,苦苦追尋一隻黑貓。
之所以刻意消除腳印,抓痕,甚至連排洩物都要隱藏起來,正說明黑貓“做賊心虛”,此地無銀三百兩。
黑曼巴的變化源自蛇巢,它和蛇巢肯定有某種潛在的聯絡,像一根無形的鎖鏈,將它拴在這附近。
受到蛇巢影響,黑貓的變化有利有弊。
一方面,持續增長的體型和完全不屬於本物種的身體結構使黑貓極難適應,它必須操縱好這具奇怪的身體,狩獵,進食,保護好自己,為活著而戰,為生存而戰。
另一方面,蛇巢賦予了黑貓堅硬的體表鱗片,異化的骨骼,毒液,更為機敏的性格,甚至是更高的智力,這些都是黑貓能夠生存下去的基本,使它不必惶惶不可終日。
不知不覺,這頭受到影響的,原本處於食物鏈中下層的生物正在緩緩向食物鏈頂端邁進。
孟焦很快抵達昨天發現鹿屍的地方,帶有劇毒的馬鹿屍體引起了清道夫們足夠的警惕,橫在積雪中的烏鴉身體僵硬,像一盞盞警燈,提醒企圖食用鹿屍的動物——小心。
聰明的動物嗅到鹿屍上不同尋常的氣味兒,均未敢貿然下口,留下了大部分屍體,不過並非所有的動物都那麼機敏,孟焦轉了一小圈,很快就發現了一頭貪吃的野豬的屍體。
這是一頭瘦小的半大野豬,通體漆黑,食用鹿肉後踉踉蹌蹌走出幾十米,隨後便倒在落葉松下,未能起身,孟焦找到它的時候,它已經死去多時。
和馬鹿的無人問津不同,小野豬的屍體很快吸引來大批食腐動物光顧,野狼,狐狸,烏鴉,貂熊,都來湊熱鬧,很快就將小野豬屍體撕扯成一塊塊碎片。
實力強的動物,多分一杯羹,諸如狼群,貂熊一類的動物,瓜分了大半個小野豬,剩下的肉絲肉塊,破爛皮肉,都被狐狸和烏鴉吃掉了,倒也不算浪費。
被啃噬破碎的豬皮好像一面篩子,下面包裹著小野豬的骨架,有兩隻貪婪的烏鴉將整個身體都塞進了豬皮中,躲在皮下,昂著脖子將殘存的肉絲拽下,有的發紅,有的發白,味道還算不錯,高興的烏鴉放聲大叫。
孟焦用虎爪拍了拍空蕩蕩的豬皮,驚走了烏鴉,隨後它掀起了“破篩子”,將其下的白骨露出,抽動鼻頭,深深吸了一口氣。
虎目一亮,孟焦咧開嘴。
紙包不住火,這世上,凡是所行所過,必會留下痕跡,狡猾的獵物,終於露出了馬腳。
大老遠,孟焦就嗅到了一股特殊的氣味兒,起初它以為那是一種它不曾見過的的動物,倒未往黑貓身上想,湊近這裡,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直到掀開豬皮,看到白骨上若隱若現的齒痕,還有粘連在雪堆中,極難分辨出來的一枚白色鱗片,孟焦才肯定,是黑貓。
這頭狡猾的動物,恐怕自己都沒想到,被毒死的馬鹿變成了天然誘餌,吸引來第二批食物自投羅網,而它,什麼都不用幹,就能收穫大量戰利品。
這令它喜不自勝,眼見半大野豬倒在地上,奄奄一息,根本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雀躍,衝過去,做了第一個“清道夫“.
吃幹抹淨,黑貓離去時,像往常一樣,清理掉自己的腳印,把排洩物埋藏,悄然離去。
它那顆小小的腦仁只能想到這麼多,自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很快就被老奸巨猾的孟焦抓住了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