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訊息傳到國內的時候,文壇這個小圈子就屬於最先收到風的那一小撮人。

網友們的反應都已經跟炸開鍋一樣了,更別提他們這些算是關係最貼近的人了,一個個紛紛發動著自己的關係網開始瘋狂打聽跟蘭登書屋合作出版全球的作家到底是誰。

原本一些一整個星期下來都不見得會有一條資訊的古老扣扣群,在這個時候都像是被什麼喚醒了一般開始迅速變得熱鬧起來,甚至一些個早已經淡出文壇許久年月的老前輩都破天荒出現冒泡。

對於這些文壇老前輩們來說,使用扣扣就已經是十分新鮮潮流的事情了,如非必要一年下來都未必會開啟一次,因為對於網友們來說十分簡單的一個登陸都需要他們花費時間去尋找專門記錄賬號的筆記本,然後一個數字一個數字、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龜速輸入。

“有誰打聽到跟蘭登書屋合作的作者是誰了麼?”

“咱們圈子就這麼大,身邊認識的人我都聯絡過一遍了,都不是!”

“奇了怪了,能跟蘭登書屋合作出版全球這種大事,在此之前怎麼會一點風聲都沒有呢?”

“我看網路上也在議論紛紛此事。”

“咳咳~”

“老柳你有事就說事,這是網路又不是現實,在這兒假裝咳嗽給誰看呢!”

“我……我意思是剛才我已經聯絡過國字號央視新聞駐米國紐約的記者了,對方說他們也正在打聽這個人的真實身份,但是蘭登書屋那邊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好,再加上籤約儀式之前又不對外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切~我還以為你有什麼高談闊見呢,說了老半天還不是在講廢話。”

“老張、老柳你們兩個就別爭了。其實我們也不用這麼著急的,明天釋出會現場開始不就一清二楚了嘛。”

“就是,都是半隻腳邁進棺材的人了,還跟年輕時候一樣爭鋒相對。”

“......”

早些年的文壇可不像是現如今這般“和和氣氣”,就像是曾經諸子百家爭鳴一般各類派系林立,加之文人相輕本就是代代相傳下來的傳統,導致互相之間多有攻訐幾乎都成了常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不少互相看不順眼的死對頭。

好在隨著近些年網路文學的盛行,傳統文學的衰落。

這些個文壇老前輩也開始慢慢嘗試著放下常見,學習如何去報團取暖,後來在國家的牽頭下,才有了現在作協的成立。

隔日。

“總裁,到場的媒體記者比我們預想當中的還要多,提前準備好的位置可能有點不太夠用了。”

“那就儘可能壓榨會場空間,然後你安排人把現在會場的那些座椅全部都換成單人單椅的模式,騰出更多的地方擺放更多的椅子。對了,把相熟的媒體記者和來自於華國的媒體記者儘可能往前排安排,明白嗎?”

“明白了。”

“明白就趕緊去做,跟個木偶一樣還佇在這裡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