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呃……怪我,我還以為湯普森先生你的中文水平不錯,我的意思是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事情?對對對,我來找你有事情!關於《鬼吹燈》翻譯成英文出版海外,我還有一些疑問想要親自過來請教作為作者的你。”湯普森坦言他前來的具體用意。
在是否要將《鬼吹燈》翻譯成英文透過企鵝蘭登書屋的渠道出版到海外這個問題上,他們上海分部今天已經透過會議投票表決透過了,但在確定要出版海外之前,他還是有一些心裡面的疑惑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問文學代理人的羅文肯定是得不到答案的,為此湯普森只好親自上門。
“但說無妨……我的意思是湯普僧先生你有什麼想問的直接問就可以了。”
什麼職業都會有職業病,作者的職業病或許就是開口的時候總會不自覺下意識想要賣弄那一肚子墨水,不過下一秒就反應過來這太為難眼前的外國人了,便改為平鋪直述的話語。
“李先生對於你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出版到海外的前景是怎麼看的?”
“這……”
這個問題還真一下子把李淳罡給問住了,因為他還真不太瞭解海外的圖書市場,只是從一些同行的話裡瞭解過,目前國內出版到海外的,面臨的問題都逃不掉“水土不服”歷史文化背景很難理解的大難題。
就拿目前龍騰中文網至高神耀陽的書《眾神劫難》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內容中存在的大量打鬥場面,涉及到各種各樣華國文化的招式,什麼開口“雷動”最後卻是劈出了雷霆般的一刀,這翻譯到英文上面,讓外國人如何去理解?
修煉涉及的經脈、丹田等等……
好就好在,《鬼吹燈》並沒有涉及到這些神神化化的內容,相較而言要更寫實一點,硬要拗的話,說是一本東方探險類也不是不行!
“湯普森先生要聽真話還是假話?”
“這個有區別嗎?”湯普森才來華國三個多月的時間,自然無法領悟華國語言中的魅力,還保持在米國人的那種直來直去。
“我的問題!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是不太樂意看到《鬼吹燈》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到海外的,即便按照你們所說的那樣,可以說是一本東方探險類,但想來湯普森並沒有真正讀過我的這本,也就並不清楚它能夠獲得如此成績的核心!
像是這類的懸疑探險類,真正吸引讀者的東西無非就是‘氛圍’二字,要讓讀者感受到書中那種緊張刺激的氛圍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恕我直言,翻譯成英文之後,國外的讀者未必能夠很好地感受到書中緊張刺激的氛圍。”
李淳罡的直言不諱令湯普森也陷入到沉默和思考中......
在來之前,湯普森聽取了上海分部員工們的建議,其中不是沒有員工提到書中緊張刺激氛圍營造的問題,但大多數員工都對這本《鬼吹燈》的看好與吹捧,加上來到華國上海已經三個多月還一事無成的他,也急於做出一點成績來好讓總部那邊刮目相看。
被衝昏頭腦的湯普森被李淳罡的這番話一提點,迅速就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點!怎麼說曾經都是發掘過許多火爆全球暢銷書的人,自然清楚到底怎麼樣的作品才更能獲得成功,顯然這本《鬼吹燈》還差了那麼一籌......
當然這並不代表《鬼吹燈》就完全沒有出版海外的價值。
尤其是當前華國的國力日益強盛大有趕超米國的趨勢,在國外很多的國家和地區都升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許多名校更是紛紛設立中文班供給有興趣的學生去學習,更別提自學中文的外國人人數更多,這些都是潛在的消費人群,還有一些對東方文化感興趣的人群,同樣有機會成為消費人群。
“我明白了,李先生。雖然可能不能達到預期成果,但我們蘭登書屋依然願意將你的作品出版海外!”
“不知道湯普森聽沒聽說過我們華國的一句話。”
“什麼話?”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什麼意思?”
讓老外去理解這些俚語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了,湯普森聽是聽清楚這句話,但是李淳罡背後想表達的意義卻完全沒辦法理解。
“意思是,《鬼吹燈》出版海外不行,不代表我的其他作品出版海外不行呀。”李淳罡露出自信笑容說道。
既然想要出版《鬼吹燈》,湯普森自然不會對它的作者李淳罡一無所知,在來之前就已經讓手下的員工收集到所有有關於作者的資料資訊,透過對方的話,聯想到資料上寫著對方還有另外一本正在連載的,誤以為李淳罡是在說那一本,開口道:
“李先生是在說你的另外一本《雪中悍刀行》嗎?恕我直言,那本書出版海外的話,恐怕被接受的程度還不如《鬼吹燈》。”
“是我還未對外發表過的作品,不知道湯普森先生有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