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鬼吹燈》出版談判。

“千字500的出版費用,外加5%的新人版稅!”

第二輪《鬼吹燈》出版談判。

“千字1000的出版費用,外加新人出版最高待遇的7%版稅,還有以後我們出版社優先出版該名作者作品的承諾!”

第三輪《鬼吹燈》出版談判。

“……”

第五輪《鬼吹燈》出版談判。

“一、我們出版社享有獨家代理權,和該名作者下一本作品的優先出版權。

二、版權費最高我們可以給到千字1200的基礎標準,再加上階梯式的版稅分成。如果在30萬冊以內,就是最低標準的5%版稅;在30萬冊到100萬冊,10%的版稅;超過100萬冊的話我們可以給到懸疑類書籍的最高版稅17%。

華總編,這是我們出版社能夠給得出的最高誠意了,我相信也不會有其他出版會能夠開出比我更好的條件!”

一個星期之內,龍騰中文網與國內有合作過的出版社進行了前後一共五次的談判,前兩次之間還間隔了一天的時間,到後面三次的時候幾乎是一天一談判,為了一絲絲的利益爭鋒相對。

在第一輪談判的時候,龍騰中文網這邊提出的條件就已經勸退了有意出版的99%出版社,不是他們沒有那個能力去出版,而是相比於巨大的付出,他們小家小業的,不敢去賭這份收益!

第二輪還剩下十幾二十家還在堅持著,這些出版社大多處於一流的水平。

第四輪的時候,還能夠堅持下來談判的也就只剩下國內前三的出版社了,只是前三這個排名或許不久就要進行一輪重新洗牌了。

一直處於當之無愧第一齣版社地位的滿京華出版社,因為出版社內憂外患的緣故,正是最風雨飄渺的階段。

老董事長董成文陡然間的病逝,打了董家一家措手不及,再加上董事會上大大小小的股東分成幾派各有心思。

新任董事長董思成不過是一個大學都還沒有畢業的毛頭小子,要人脈沒人脈,要威望沒有威望,除了少數當年陪同老董事長董成文一共辛苦奮鬥打下今時今日這片江山的老夥計外,就沒有願意相信一個毛頭小子能夠支撐起滿京華。

如果說內部股東之間的相互掣肘屬於內憂的話,那麼來自於其他出版社絡繹不絕揮動的鋤頭就是揮之不去的外患陰影!

從董思成接任董事長到現在,不過半年的時間,出版社內已經陸續有三個團隊被挖走,這可不是可有可無的三個人,而是滿京華出版社內經驗老道、人脈寬廣的百人團長,換了那些小出版社,光是一個團隊就足夠支撐起來整個出版社了!

這一次三個團隊的出走,可謂是讓滿京華出版社傷筋動骨,最最最讓董思成感到可氣的是,挖走他們出版社整整三個團隊的都是同一個出版社——雍和文化出版社。

雍和文化出版社在國內出版社的排名當中排第三,雖說這個排名時常受到業界內的質疑,但大多數出版社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別看雍和文化出版社看名字好像很有文化底蘊,他們有一個手段盡出、喜歡耍一些盤外招不擇手段的老闆,上樑不正下樑歪,下面的團隊自然有樣學樣。

“董事長,你給《鬼吹燈》這本書開出的條件是不是有點超出規矩了?”

“就是。才剛坐上那個位置就迫不及待想要打破以往定下的規矩,真要是讓你坐久了,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