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的一所公寓內,響起了淡淡的琵琶聲。

那琵琶聲纏綿悱惻,直擊靈魂深處,讓人聽到之後,心裡升起一股淡淡的哀傷。

楊柳彈著這首曲子,不由的的悲從心起,眼淚順著她的臉頰劃過,滴在了她胸前的衣服上。

她前面的樂譜架上擺放著一個譜子,正是那天晚上郝多魚給她寫的一首琵琶曲,名為《琵琶語》!

她自從彈了這個曲子之後,就徹底的愛上了這首曲子。

一般的琵琶曲都是以‘武’為主,比如《十面埋伏》之類的殺伐果斷,而郝多魚的這首《琵琶語》則不一樣,它比較文雅,好像講述兩個人的愛情故事,那種時而纏綿悱惻,時而求之不得的感覺,真的很讓人心痛。

好像就是說著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一樣。

這是你專門為我創作的曲子嗎?

一曲彈完,楊柳在心裡默默的想到。

……

雲南某個山村裡。

原來亭亭玉立的大美女金蓮,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精緻。

現在的她素面朝天,衣著簡樸。

到了這裡她才知道,還有很多的孩子因為村裡沒有老師,要徒步幾十裡地去上學,也有很多的學生因為沒有老師教,而放棄了學業。

看到幾歲甚至十幾歲的小孩兒都在地裡幹農活,放羊,她的心突然悸動了一下。

世界這麼大,她想去看看。

她是一名教師,而這裡正是需要她的地方。

於是她決定留在這裡,做一名正正真真的老師。

什麼微信家長群,什麼用微信佈置作業?

什麼讓學生家長幫忙批改作品……

這些都不存在的!

微信?

那是啥?

批改作業?

什麼批改作業?

我都不認識字,你讓我批改作業?

這裡就是像是她母親經常跟她講的那樣,很原始,很粗獷!

聽說村裡來了老師了,家長把孩子送過來說道:“老師,孩子要是上課不聽話,你只管隨便打!沒事的!”

瞧瞧人家這話。

在城裡你敢打孩子?

別說打了,罵都不敢罵了。

萬一碰到一個玻璃心,想不開跳樓了怎麼辦?

農村的娃,皮實耐操,隨便打,打完了跟沒事兒人一樣。

不過她是不會打孩子的。

“我想問一下,我們這裡以前的老師呢?”金蓮問道。

“以前來了一個支教老師,呆了一個星期,受不了,跑了!”村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