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東山經中記載: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

這就是蜚獸。

進入水中,水澤乾枯,進入草中,草木枯死,它所在的地方,就是能夠讓天下大旱,災蟲紛飛,從而讓百姓成為流民,人相食之事屢屢而起。

蜚獸在天道之中,就是災難之獸,因為它一個的出現,就會導致一片天地失衡,因此只要被人斬殺,那麼這個人就能夠獲得天道冥冥中的加持,也讓他在天道之中增添分量。

蘇城手中拿著葫蘆,心中不由想起了一些記載。

左傳之中記載,公元前517年,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秋書再雩。

雩指的是求雨祭祀,這段內容說的是一年之內,天子有三個大型的求雨活動,可見是一個大旱之年。

“蜚獸在什麼地方?”

蘇城問多寶道人道。

多寶道人看著蘇城,咧嘴一笑。

蘇城的玉清元神守著太清元神,而上清元神則破空而出,向著洛邑城外飛去。

在洛邑城外,有一條延綿八百里的山脈,它分割南北氣候,分割茫茫江水,懸崖峭壁,延綿不絕,林海蒼茫,流泉飛瀑,處處可見,而在多寶道人的口中,這蜚獸就在這山脈之中。

多寶道人遞過來的葫蘆被蘇城扭開,鯤鵬的血液揮灑在了蘇城的元神之上,只是這樣一下,透過了血幕,蘇城的身影一變,已然化作了一個數十米的鯤鵬,飛在了山脈之上。

這數十米的鯤鵬,對比人間此時的鳥獸,已然不小,只是比起記載中的鯤鵬,還是小的太多了。

並且這是一時化身,所發揮出來的本事,不過鯤鵬萬一,鯤鵬化身能有多少妙處,是需要蘇城自己好好體悟的。

不過化身了鯤鵬,蘇城的身影遁空極快,八百里的山脈,展翅就是兩個來回,不過這飛行的速度太快,蘇城的血氣感應還不曾發散出來,便已經騰身飛走了,在搜敵鎖敵上面,反倒是不如平常時候。

蘇城的身影幻化,落在了一處山脈之上,靜靜的打量著此處山脈。

“這一處的山脈波動晦澀,讓我的血氣感應,都一片模糊。”

蘇城雙目看向天上的雲氣,憑藉道藏之中的智慧,來觀察天地,瞧著這一片天地可有不妥之處。

流水潺潺,枝葉新嶄,丹碧輝映,採豔畫山。

這明明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山景,蘇城在這裡看了一大圈,也沒有看到任何奇異的地方,只不過在感知血氣波動的時候,蘇城始終感覺和這一片天地隔了一層,讓他感知不真切。

不過憑藉著血氣波動,蘇城還是能感知到,這左近並沒有人口,並且山中的野獸也是極少的。

展翅而飛,蘇城在空中盤旋一陣兒,看到數十里外,有一個驛站,便向著那邊落去。

“您說那邊的山脈啊。”

驛站的老闆給蘇城端上茶水,看著蘇城,說道:“您可千萬不要往那邊去,那個地方叫做枯骨山,誰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什麼,但是人只要往那邊去,再一次被人找到的時候,那就是白骨一堆,或者就是渾身上下沒有一點血,皮肉也都是乾癟的。”

這般吸血,可並不像是蜚獸啊。

蘇城看向了枯骨山方向,問老闆道:“你們在這邊這麼長時間,那枯骨山裡面可曾有什麼東西,出來襲擊過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