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七章 譙王招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劉牢之的意思則是,此時溯流而上,還是要耗時不少,不如走京口,由陸路趕往建康府,還能夠從京口獲得糧草補給。
但謝玄旋即反駁,若是京口的郗愔據雄城不出呢?
京口的大業壘,可是當年蘇峻之亂中大放異彩的堅城,更不要說從京口到建康,作為江左之命脈,沿途還有諸多軍鎮營壘,這些地方的守軍,聽從誰的指揮?
是郗愔,是謝安,還是司馬昱?
又甚至,渡江南下的鮮卑兵馬,已經控扼這些營壘,靜待各路援軍自投羅網?
這個問題,劉牢之也一樣無法回答。
說到底,大家都被司馬昱和慕容儁之前營造的走廣陵南下的假象給耍了,因而對於建康城周圍的情報蒐集都有欠缺。
人力有窮時。
謝玄和劉牢之大眼瞪小眼。
杜英則注意到了走到門口的陸唐,示意他先說。
“少主,譙王招了。”陸唐說道。
船艙裡頓時安靜下來。
“這麼快?”劉牢之挑了挑眉。
陸唐撓了撓頭:
“把他吊在船上,放入江水中,如是者兩次,招矣。”
劉牢之看著這個憨憨撓頭的漢子,打了一個寒顫。
有沒有搞錯,那好歹是當朝的郡王,而且還是在爵位排行裡都排在前面的譙王,從小也是銀枝玉葉,嬌生慣養,恐怕出個門都是前呼後擁,哪裡受過這個委屈?
結果直接把人家丟在冰冷江水中, 這那裡是審訊, 簡直就是在殺人啊!
殺一位朝廷的郡王,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可想而知。
這個搞法,簡直就是把譙王一次性使用, 其實劉牢之覺得, 對這些皇族們尊重點,客氣點, 說不定以後留著也有用。
“無妨。”杜英淡淡說道, “死了沒?”
“沒死。”陸唐趕忙說道。
怎麼折騰司馬恬,杜英不管, 但陸唐知道, 杜英要活口,至少司馬恬不能是個死人。
“那就行。”杜英頷首。
而旁邊的謝玄,看著劉牢之瞪大眼睛的神情,不由得壓低聲音, 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
“這不過是第一個王罷了。
這一路南下, 都督已經做好了死很多王的準備。
亂世啊······這些算得了什麼?更何況主動挑起事端的, 本來也不是我們。從關中跑到兩淮, 來來回回這麼多次, 我們也已經厭煩了, 要是能快刀斬亂麻, 豈不美哉?”
劉牢之嘴角抽了抽。
這是能斬的麼?
而且, 說句實話, 劉牢之對司馬氏的態度,應當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有種“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感覺, 但是還真的沒有想過是不是有朝一日直接那司馬氏從皇位上拽下來。
畢竟讓司馬氏坐在皇位上,世家子弟們環繞其下, 執掌大權,這也是兩淮將門歷年來向子弟們傳授的想法和理念。
一直以來, 劉牢之也不過是在努力想要讓兩淮將門成為那其下的一份子而已, 抬高武將的地位,能夠和文官們平起平坐,不再讓朝廷動輒就派過來一個根本就不懂得軍事指揮的世家子弟,一通胡亂指揮, 最後喪師辱國。
自褚裒,至殷浩, 再到謝萬,如是者三。
兩淮將門上下,哪裡能沒有意見?
可是現在,他發現,自己曾經以為足夠大膽的想法,在關中這幫傢伙面前,根本連提鞋都不陪。
他們是真的要重開一片新天,撥開這滾滾風雪烏雲的······
“謝家不是忠於陛下的麼?”劉牢之鬼使神差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