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九章 自下而上的變革(第2/2頁)
章節報錯
時值冬日,本就是一場風雪之後,這路上飢寒交迫餓死的有,疾病纏身病倒的也有,藉著冬天,甚至那些鮮卑士卒們都沒有掩埋屍體的意思,反正一夜之後,這些路邊的餓殍,都會凍得結實,不用擔心屍體腐爛誘發瘟疫。
透過這種方法,慕容儁既避免了這些百姓堆積在城中,消耗糧草,而且還用遙遠的路途和飢寒,完成了對這些百姓的篩選,能夠活下去的,必然也是身強力壯的,自然能夠充入軍中,而那些活不下去的,正好給慕容儁減輕負擔。
相比於之前在草原上,南下劫掠,現在的慕容儁顯然不具備把這些百姓攜帶北上的能力,但是他也不打算把這些百姓留給江左或者杜英和桓溫之中的誰。
壓榨乾淨這些百姓最後一絲價值,然後再用惡劣的天氣讓他們慢性死亡,最後慕容儁連動刀子都不需要。
杜英他們一路行來,此般景象也不是見到一次兩次了。
身在亂世之中的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殘忍的做法。
殺胡,對於現在的關中來說,仍然還是一個不變且不滅的行事宗旨,只不過“殺胡”的作用物件,在杜英的操作下,其實也已經漸漸的發生了變化。
他們要殺的胡,是諸如慕容儁這樣,草菅人命的豪酋,胡人之中的統治者。
而他們要團結的胡,則是那些同樣在自己的部族之中處於被欺壓地位的普通胡人。
這些胡人豪酋們欺壓漢人的殘忍手段和經驗,都是從哪裡來的?
還不是從之前欺壓自己手下的那些胡人們來的麼?
杜英之前在關中,就已經注意到,底層的羌人和氐人,一樣過得悲慘,和那些漢家遺民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杜英給了這些氐羌百姓活路,他們自然和那些漢家遺民一樣,對杜英感恩戴德,願意學習漢家的文化,願意進入工坊做工,學習先進的技術。
以至於現在關中工坊之中已經有很多出身氐羌雜胡的技術骨幹,他們更強壯的身體,再加上這些年遊牧闖蕩而更開闊的眼界,比漢人更勝任一些發揮中堅力量的崗位,形成現在漢人處於管理層和工人層,而氐羌人多在技術骨幹層的分佈格局。
漸漸地,關中軍隊也開始招募氐羌胡人進入軍隊。
只要他們忠誠于都督府,願意為守衛關中之和平、推廣關中之新政而戰,那麼他們就是關中的一份子,其實已經甩脫了之前“胡”的身份。
胡者,非華夏也,夷狄也。
入華夏者華夏,入夷狄者夷狄。
這些底層胡人百姓既然已經學習漢文化、身著漢服,除了身形樣貌以及說話口音和漢人還有少許差別之外,已經完全是華夏漢人模樣了,所以他們就已經不再是胡人,而是華夏人。
對此,杜英給自己的評價是,如果說歷史上的五胡亂華、胡人入漢,是一種胡人上層統治階級,出於收攏漢人人心、鞏固自己統治的目的,從而強行由上到下推行的一種變革,比如以北魏遷都洛陽為標誌的孝武帝改革,那麼——
杜英所做這一切,其實是從下而上的變革,團結和教化那些淳樸而同樣貧困的胡人百姓,讓他們自發的學習漢家文化、融入漢家的生活圈子之中。
說這是一種真正讓胡人變成漢人的革(*)命,也不為過。
幹革(*)命,總是要流血犧牲的。
只不過流的,是世家的血,是胡人豪酋的血,是那些竊據高位、搜刮民脂民膏之人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