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二章 師父的端水水平(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小盒子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當初給阿元和茂兒也送過來著。
聯想到昨天母親梁夫人見到新安公主的時候,變戲法一樣從懷裡拿出來一個珍藏的祖傳手鐲,而在此之前,她還曾經給過阿元祖傳玉璧、給過茂兒祖傳玉佩,這讓杜英不由得感慨,這怎麼一個兩個的都是端水大師?
如果沒猜錯的話,師父下一句話要說······
在杜英的心中,和法隨的口中,聲音同時湧出:
“這是為師所珍藏的《孝經》漢初孤本,算作送給殿下的見面禮,請殿下莫要推辭。”
新安公主眼前一亮。
尋常孤本,對於出生在皇宮之中的她來說,並不是什麼見不得的事物,昔年永嘉之亂,一場大火燒盡洛陽宮室,釀就了一場不亞於焚書坑儒的文化劫難,這也讓南渡的皇室不得不從頭蒐集各種經典古籍、小心保管,以傳緒文化。
畢竟漢家王朝傳承的根基依託,便在這一本本經典之中;華夏之所以為華夏,也在這代代流傳、完善和解讀的字裡行間。
所以失去了一次,皇室對於殘存下來的經典自然愈發珍惜。
可是這《孝經》可不同,雖然此書在江左也廣為流傳,是被提倡閱讀的經典之一,但對司馬氏來說,此書顯然還有深層次的意義。
河內溫縣司馬氏,起源於秦末漢初的司馬卬,其被項羽封為殷王,後被高祖所殺,子孫後代則被“安置”在溫縣孝敬裡,家族也順勢開始提倡孝道,爭做遵紀守法好漢人。
《孝經》,自然成為了家族的傳家經典之一。
因此漢初孤本的《孝經》,顯然在時間點和內容上都對司馬氏有別樣的意義,代表著家族的起源。
“多謝師父!”新安公主趕忙伸手接過來,恭恭敬敬的說道。
“仲淵之性情雖跳脫,卻也是重情重義的人,想來不會委屈殿下。”法隨含笑說道。
杜英則正在對師父一碗水端平的本事嘖嘖稱奇。
之前送給阿元和茂兒的也都是謝家和郗家家傳學問的各種前朝孤本,讓她們愛不釋手。
也不知道師父到底偷偷藏了多少孤本善本,改日得好生蒐羅一番。
這不拿出來充公,可說不過去。
法隨接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今日壞了規矩,先論親情再論本職,倒是不妥了。都督,請入內吧。”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杜英含笑說道,“理當如此,餘怎敢對師父持上下之禮?”
法隨自然也不是真的和愛徒客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