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賢惠的皇后,自然能夠贏得民心、彌補皇帝的冷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比如長孫皇后,又比如馬皇后,讓唐太宗和明太祖的一些負面形象被衝散了不少。

甚至還有朱溫的張皇后,讓後人不得不感慨,若是張皇后還在,朱溫也是能做個好人的。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杜英此時沒辦法當做例子來講。

但謝道韞還是明白了杜英的意思。

她抿唇笑了笑,略有些羞澀和迷茫。

母儀天下······妾身還真是既緊張又期待。

————————————

書院,已經成為關中新政的象徵,令求學無門的學子趨之若鶩,令原本掌握書籍知識的世家視作洪水猛獸。

因此當關中新政在洛陽全面鋪開的時候,關中書院的出現自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不過在洛陽興建書院,杜英也好,王猛也罷,都沒有打算直接將其建設成為一座完全照搬長安關中書院模式的書院,而是打算賦予洛陽的新書院多項任務。

教書育人,反而只是其中之一。

中朝崩圮之時,洛陽大火,天下文書付之一炬,損失者不計其數。

對中原文脈之破壞,更勝過昔年焚書坑儒。

江左世家們縱論玄學,其中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便是一些代代傳承下來的文獻書籍都已經損毀在戰火之中,所以世家子弟們拿到手的又成了早就已經傳承千百年的各個經典的原文原著,而歷朝歷代所做的註腳、解讀等等都已經散佚。

這就好比讓後世的小學生直接去讀高中的文言文,讀不懂的情況下,也只能逮著其中某幾個自己尚且還能理解的句子多加剖析、瘋狂鑽牛角尖,以求能夠以偏概全,透過自己對於一兩句經義的詳細剖析詮釋,證明自己已經完全領悟了先賢的思想。

殊不知這完全就是在向一條歧路上走。

真正的做學術,應該是在基於前人大量研究、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規律,再提出自己的新觀點,並且繼續透過實踐去證明之。

此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

亦所謂,為往聖繼絕學。

而顯然現在江左世家們做學問,不能說高屋建瓴吧,也只能說是空中樓閣了。

這般胡亂折騰也就算了,並且他們還並不重視實踐,也就是說他們提出來的思想到底是不是適用於整個社會,他們並沒有嘗試,而且也沒有什麼想要嘗試的願望。

我們只是突然想到了,並且在飲茶對坐、坐而論道的時候和所謂的志同道合者進行了討論而已。

對不對,那不知道,而且那些本來就大字不識一個的賤民們也不配知道。

這種思想雖然只是瀰漫在江左的少數人心頭,但是很不幸,江左的生殺大權本來就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更不幸的是,這兩批少數人,是同樣一群人。

正是因為江左的現有制度已經彰顯出來了這麼多的弊端,所以關中新政在推行的時候就已經提倡多想、多做。

有新的想法,就可以去試一試。

而與此同時,為了從根源上杜絕這種學不會就只能鑽牛角尖的行為,杜英賦予洛陽書院的新任務,便是在已經快成為一片廢墟的宮殿之中搜羅散佚的書籍,重新整理。

當然,除了這些古籍之外,關中這些年的新學說,以及之前江左朝野的一些具有進步意味的學說,比如羅含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傾向的論述,也都在整理編撰的行列之中。

除此之外,杜英還讓關中各處書院籌備一件極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