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讓關中上下第一次真切的意識到,或許一個族群和族群之間見面就要殺伐的時代,真的正在逐漸離去。

或許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管出於哪個民族,能夠找到更合適的相處之道。

不過這一場貿易,終究只是持續了一個冬天。

因為草原上能賣到關中去的貨物實在是太少了,諸如牛羊肉等也沒有辦法實現遠距離的運輸,只能風乾之後製作肉乾,顯然在關中等地也並沒有很多市場,或者說還沒有開啟市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來飲食的進入總是需要一個馴化時間的。

所以隨著草原和關中之間的貿易逐漸轉為草原只花錢不賺錢,關中商賈其實也開始不願意北上,蓋因草原上的購買力顯然已經不足以消化掉他們所帶來的這些商貨。

同時,這也意味著草原上各個部落又要進入節衣縮食的階段。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已經享受了一個豐衣足食之冬日的草原各部,即使是在春夏時節顯然也會難免開始憂愁於日漸貧瘠的伙食,而他們的目光也會逐步轉移到關中,或者幽州。

二者之間,一個已經在中原攻城略地,一個卻陷入內亂、四分五裂。

草原各部肯定也會選擇先捏軟柿子。

所以也一樣不能排除草原各部會進攻、至少是牽制慕容德。

同時,袁宏提到了草原各部,意思自然是很明確,是否可以聯絡草原各部,一起進攻慕容德?

杜英鄭重說道:

“草原各部,茹毛飲血、尚未開化,一直有擄掠漢人為奴的風俗,之前關中商隊深入草原,就曾見到大量漢家奴隸。

而燕山為幽燕門戶,若是令草原人殺入幽州,則劫掠范陽、南下鄴城,或東去渤海,將毫無阻攔之處,屆時還不知道會有多少漢家百姓淪為馬蹄下的僕從、任人宰割。

所以可以和草原上有貿易,但是萬萬不能令其南下。此次也是提醒了餘,在上郡、河東等地,我軍也應當增強防備,以防不時之需。”

袁宏和權翼的神情都凝重幾分,權翼忍不住說道:

“若是我軍要防守關中,則責任更重,恐怕無法全力抽調兵馬、進攻幽燕。”

“所以景略的計策也不是萬全的。”杜英笑道,“對於幽州,餘認為還是不可操之過急,但是也務必要能夠牽制住,如何把握好這中間的尺度,恐怕還需要景略臨陣的時候再行判斷了。”

說罷,他起身:

“河北之戰,還有待商榷,但大方向基本確定,以王景略為帥,沈勁為先鋒,自河東、上黨和河內三路出兵,且自雁門牽制雲中之兵,兵分多路,當有主有次,這還需要諸位協同參謀司多加揣摩。”

“這是自然。”權翼和袁宏齊聲應答。手機使用者看晉末多少事請瀏覽,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