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能和杜英有通家之好的,恐怕只有王猛了。

霎時間,謝道韞她們都想到了杜英曾說過的“高處不勝寒”。

不過至少追隨夫君左右,除了這偶爾的感慨,她們也很少有高處不勝寒、深宮無人知的感受。

夫復何求?

解決了自家小媳婦一直尷尬和擔心的問題,王猛頓時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神情:

“餘向三位弟妹問好,讓彤妹備下了一些見面禮,三位弟妹可不能推辭。”

把“三位”咬的很重。

杜英:???

無冤無仇的,師兄你就給我掀起來修羅場?生怕她們意識不到自己還有兩個好姐妹,而對面的你一往情深就非得要迎娶張家小妹?

不過顯然有的演員就位了,有的演員還沒有進入狀態。

張彤雲“呀”了一聲,手忙腳亂的去拿,而她原本是要去送公文的,捧著的公文零零散散灑落一地,這讓張彤雲看了看已經被婢女端上來的禮盒,又看了看地上的公文,最終茫然失措的看向王猛。

夫君······先撿哪個?

王猛:······

我怕不是找了個傻子呦!

謝道韞看著這位憨憨的小嫂子,也有些無奈,雖然她和張彤雲沒有見面,但是在此之前,關中河洛這邊留守的女官,都交給了張彤雲來管理。

做出這個決定的主要原因是張彤雲特殊的身份,謝道韞一走,女官們的地位自然直線下降,而張彤雲的出現,自然可以讓都督府的官吏們仍然不敢小覷女官的存在,否則那就是和王猛過不去。

不過在此過程中,張彤雲的各項工作完成的井然有序,別看現在洛陽城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在城中昔年太學的位置上,新的書院正在建設,而在洛陽城外龍門,也有佔地更大的書院已經進入選址工作,以滿足洛陽現在日益增長的求學需求。

尤其是很多方才安頓下來的流民,很難理解關中新政和關中的律法,也很難能夠融入關中模式的生產生活中,因此大規模、多批次和短期的培訓教育勢在必行。

這才是未來洛陽能夠以關中模式在廢墟上覆興的基礎。

若只是按照既往的恢復民生的方式,簡單的輕徭薄稅、鼓勵百姓安居樂業,那麼以農耕經濟的恢復能力,至少還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

然而正如王猛在之前告訴杜英的那般,未來的北方戰事,終歸繞不開洛陽,今日的中原戰事,可以透過速戰速決的方式避免洛陽方向承擔太大的後勤壓力,摧毀好不容易恢復的民生。

但是在未來呢?

王師終歸有一天是要和桓溫在大河以南一決雌雄的,這場戰事可能向東一直延伸到海邊,也可能向西拉扯到洛陽城下。

王師也終究有一天是要越過大河北伐幽燕的,屆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又會是繞不過去的後勤重鎮,糧草道路穿行在汾水谷地顯然就不如一馬平川的中原來的方便快捷。

如今暫時避免讓洛陽承擔太重的後勤壓力,並且在此過程中夯實基礎、提升全民的素養以能夠應對高強度的戰時體制,從而能夠讓洛陽在未來的戰事中發揮極大地作用。

這是王猛對於洛陽的定位,而張彤雲也的確把培養人才這件事辦的風生水起。

謝道韞在家中私事私交上,素來大度,對內不會真的和幾位妹妹爭風吃醋,對外也不要求杜家能夠在自家產業上獲得多少利潤,和別家的貿易多半都是讓利於人,避免落人口實,讓人覺得杜英藉助都督之名斂財。

不過這也讓杜家為數不多的產業口碑都不錯,反倒是多少能賺點兒。

其實這些產業,多半都是謝道韞和郗道茂等人的嫁妝來著,杜英自己哪有什麼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