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四章 辣酒入喉(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豈不意味著仲淵的謀略,很有可能為他們所知麼?仲淵不擔心他們會相應地反制?”新安公主問道。
“說得好。”杜英笑道,“當浮一大白!”
說罷,他先一飲而盡。
新安公主見他激動,也索性陪著直接把一杯酒灌下去,但旋即被辛辣的酒味一刺激,猛地咳嗽起來。
杜英無奈的將她攬到懷裡,輕輕撫著她的後背:
“明明不能喝酒,逞什麼能?”
新安公主吐著小舌頭,連連扇風,哭喪著臉說道:
“好辣呀······”
“因為這是青梅酒不假,卻也是關中新釀的,用的可不只是既有的方法,還用到了簡單的蒸餾。”杜英解釋道,“你呀,也不能除了公文之外,只看那些連載著故事的報刊,普通的報刊也應當讀一讀,這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透過後世的蒸餾法制作高濃度的烈酒,對於工業已經日趨完善的關中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只不過杜英反倒是限制了烈酒的釀造發明。
仍然屬於戰時體制下的關中顯然並不適合把太多的人力物力投資到烈酒的研發之中。
這固然可以讓關中又有了一個拳頭產品,但是烈酒的最先受眾必然還是關中自己。
一旦關中飲酒之風盛行,則將會浪費糧食不說,而且大量醉鬼的出現會給社會帶來太多不安定因素。
不過透過一兩道工序,提高一下酒的純度,既儲備技術,又讓社會逐漸能夠接受高度數的酒,不會形成一時“趨之若鶩、洛陽紙貴”的場面,還是可以的。
其實關中大多數的商品的問世和推廣,也都是遵循的這個流程,即由工坊推出雛形,在市面上小範圍銷售試用之後,根據意見進行改進,再擴大銷售範圍,再改進,一直到近乎無可挑剔之後,再面向整個關中和天下推廣。
這樣可以避免還在孩提階段的工坊,因為頭腦發熱,一下子生產出來太多滿是缺陷的產品。
在缺少強有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穩紮穩打、確保自己產品的質量,再確保數量,才是工坊能夠長久發展的必由之路,一味地去搶佔空白的市場,很容易馬失前蹄。
杜英用簡單的向新安公主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這種酒在市面上還看不到蹤影,惹得她又好奇的嚐了一口,果然小口喝主要還是青梅果香佔據上風,也難怪之前自己抿了幾口覺得味道很不錯,沒有辛辣的感覺。
看著找到了自己舒適的品酒方式,因而笑眯了眼的自家殿下,杜英也由衷的露出笑容。
出身皇室,見慣了珍饈美玉的她,卻也沒有什麼奢求。
一簞食、一瓢飲,皆能滿足。
可以端著公主的架子,但是內心深處還是一個好奇心重的小女孩罷了。
這就是杜英看到的閃光點。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