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七章 年前的京口(第2/2頁)
章節報錯
京口城外的棚戶已經拆了很多,新搭建起來的屋舍,嶄新而整齊。尤其是在吳郡世家和本地的青徐世家宣佈追隨關中之後,大量的木材和石材也變得更容易蒐集——這些山林所產,之前很多都已經被世家壟斷,而現在則敞開了向京口方向供應。
從原來的奇貨可居,變成了現在的薄利多銷。
甚至因為關中的採購量很大,原本對此頗有反對意見的吳郡世家上下,也開始默不作聲了,然後漸漸的變成了這場貿易的擁躉。
蓋因各家各戶因此賺的實在是太多了。
不擁護的話,各家子弟、旁支,會聯合佃戶們一起, 直接把家族的管理層給掀翻。
而實打實的利益到手之後,那些反對在吳郡開設工坊、推行關中新政的人,也開始閉上嘴巴,轉而細細的思索,關中新政難道真的是猛於虎的苛政,真的要把世家置之死地麼?
說不定我們之前對於新政有什麼誤解,又或者我們和新政之間並不是沒有任何妥協和共存的餘地?
江左本來就是思想交匯的地方,亂世又是思潮湧起的時候,因此會有這樣的想法出現,並且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真的思索和考慮,本來就是情理之中的。
更何況杜英雖然沒有打算強行在江左推行關中新政,但是也在動用六扇門的力量,從底層、民間出發,一點點的施加和擴散影響力,相比於世家子弟,底層的百姓雖然渾渾噩噩,但是他們對於此生的悲慘,對於江左由於世家制度存在而導致的嚴重貧富差距,還是心中有數的。
心中有不忿和意難平,那麼就可以調動起來。
一個地下的、反抗世家制度的網路,其實正在世家子弟們一般不會低頭去看的塵埃之中交織。
當這張大網被掀起的時候,也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世家被“拔出蘿蔔帶出泥”,連根拔起。
百姓能夠爆發出來多大的力量,杜英自己也不確信,而都督府上下,對此也保持疑惑,一直到他們親眼看著,一條條齊整的街道出現在城外,一座座冒著煙的工坊佇立在山前,他們才意識到,這條路,或許真的沒有錯。
“這肉是怎麼賣的?”
“現在肉不能賣,要用發的券來領,只有在那邊工地上做工滿幾個時辰,同時還完成了什麼任務,才能領到券。”切肉的屠夫頭也不抬的說道,“有券麼?”
“沒有。”杜英回答。
屠夫哼了哼:
“年輕人啊,若是不去做工的話,可吃不到肉,肉就那麼多,只有給咱們這京口做了貢獻的人,才配吃得上一口。
別看我是個切肉賣肉的,也是領的公家的活計,一天切不夠數額,那我也沒得肉吃,頂多帶兩塊骨頭回去煮湯,給家裡的娃兒們解解饞。”
“其實也沒有什麼人來查吧?”杜英隨口問道。
屠夫這才抬起頭來,發現眼前的年輕人,衣著雖然普通,但是眉宇之間英姿勃勃、氣勢不凡,頓時不耐煩的說道:
“公子是誰家的子弟吧?你們朱門之中的人,焉知我們這些流落無家之人,這些年都吃了多少苦頭?
飢一頓飽一頓,現在總算是盼來了關中的杜都督,自從杜都督來了之後,京口才是真的不一樣了,我們這些苦海之中的人,才是真的脫胎換骨了。
所以都督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都督不讓做,那就不能做。這人啊,能在這狗孃養的世道下活了那麼久,就是老天爺給面子了,所以怎麼能做背信棄義之事?
那可是要被街坊鄰居戳脊梁骨的!
就算是都督信不過咱,來查,咱老李也敢說,這肉就連油水咱都沒有刮過,絕對沒有做任何對不起那些幹活下力氣的好漢子的事。”
杜英沒有說話,倒是杜英的身後,探出來一個男裝打扮的少女,好奇的問道:
“那只有幹活才能吃肉,若是家中只有孤兒寡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