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四章 暗訪會稽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英搖頭:
“朝堂的更迭並不著急,甚至沒有這個朝堂,餘照樣能夠把天下支撐起來。”
朝堂百官,在家都被人盯著的情況下,不就是擺設麼?
政令自然都是從秦王府出來,頂多讓小皇帝去蓋個章,高低有點兒參與感。
“倒是想要託付給三叔的這些工作,迫在眉睫。”杜英緩緩說道,“都督府起家以來,連戰連捷、擴張太快,餘也只能保證身處關鍵位置上的官員能夠為新政盡心盡力、履行職務,但是也沒有辦法將目光投向犄角旮旯、每一處城池和村寨。
洪聚,哦,也就是任群,陸陸續續也有各地巡查的文書送上來。目前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已經有一些地方發現貪汙、仗勢欺人的事,尤其是一些之前關中兵馬所向、舉手投降的城鎮,一般也都順勢留用其底層官吏。
現在這些人經過最初的蟄伏和配合之後,原形畢露,不能再留著其魚肉鄉里,否則關中新政之推行又有何用?到頭來真正受益的也就只有大的州府,到地方縣城上,還是一如既往。
所以就更需要制定詳細的審查律法和規章,如何判別貪汙、何時何人去搜羅證據,又應該判什麼罪責,這些還需要三叔為餘把關。亂世當用重典,趁著這亂世還有結束,餘也能夠打掃打掃屋子。”
謝安之前就已經和杜英表明了態度。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其實也代表了他對於這個工作未來前景的擔憂。
這是要把很多人往死裡得罪啊。
少不得還要被扣上一個酷吏的名號,畢竟研究刑罰苛刻程度,是沒有上限的,刑罰不管怎麼苛刻,逐漸有人適應之後就會繼續鋌而走險,迫使刑罰不得不更加苛刻,那什麼時候是個頭?
而且鑽研刑罰的人,不知不覺的也會開始鑽牛角尖,向著更加難以言表的狀態前進。
謝安修養名望半生,自然不期望最後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所以一時間有些猶豫。
杜英早就對謝安的心態有所瞭解,緩緩說道:
“並不是所有的刑罰都一定要走向極端,也並不是所有的監察都一定要為人所抨擊,甚至這本來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餘所需要立的是刑法,不是刑罰,一字之差,但是前面那個是規矩,後面這個是手段。
現在只是需要找到一條線,劃出來一條線,告訴所有人越過這條線的代價即可,並不是讓、也不能讓這條線前前後後變動,在不同人的面前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餘需要三叔來幫忙把關,這條線到底劃在什麼地方合適,朝廷對於下面的這些官吏們的所作所為又應該秉持多大的忍耐?”
話已至此,杜英顯然也沒有打算給謝安額外的選擇,不想上,硬著頭皮也要上了,而且看來杜英也並沒有濫用刑罰的意圖,這讓謝安至少稍稍鬆一口氣。
“恭敬不如從命了。”謝安如是回答。
——————————
會稽王府。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在經過昨夜的變亂之後,從人流湧動,到門可羅雀,除了那些已經被查抄的府邸之外,會稽王府也應該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