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七章 枋頭,就在枋頭(第2/2頁)
章節報錯
縱然苻帥用兵一貫求穩,大司馬這樣大搖大擺的展開軍陣、向北行進,其怎麼可能不攻側翼?”
鄧羌還想說什麼,外面匆匆走進來一名參謀:
“啟稟刺史,慕容恪已向大司馬投降!”
“什麼?!”鄧羌頓時臉色一變。
王猛卻並沒有很意外,淡淡說道:
“走投無路,情理之中,若非關中而今強勢且兵力分散,大司馬反倒是不見得會收留之。
殺其酋首而收攏其潰軍敗兵,化為己用,豈不更勝過留下這懷有異心之人?
奈何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重編慕容恪的兵馬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大司馬才只能行此舉。”
鄧羌則直接走到了輿圖前,原本還割裂的青州,此時已經隱約形成一個整體,桓溫和慕容虔如今是太平相處,當然這背後肯定也得益於琅琊王氏的串聯,如果所料不差,桓溫定然是在琅琊王氏那裡敲詐到了一筆錢糧,否則怎麼會那麼輕易的放過嘴邊的肥肉,甚至任由慕容虔盤踞濟南郡這麼一個大郡府?
現在慕容恪又歸屬桓溫,則桓溫的兵鋒已經和關中王師隔著濟水相望,睢陽和陳留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桓溫的進攻目標了。
“恐怕這場戰事,會比預想之中的來得更早一些。”王猛喃喃說道。
桓溫需要留足兵馬用於保障運糧和春耕,但是慕容恪不需要。剛剛投降的他,肯定會被桓溫委任前來進攻, 試探關中王師的虛實。
鄧羌倒是躍躍欲試:
“只是慕容恪,屬下願為刺史破之。”
“不,對付慕容恪,還是交給睢陽那邊吧,他們盯著慕容恪許久了。”王猛不慌不忙的回答,“以水師進攻青州之事,之前已擱置,現在倒是可以重提了。”
鄧羌這下更是打起精神。
按照王猛和王坦之等人之前商議的,以水師進攻青州後方,率軍者正是鄧羌。
但形勢變化太快,桓溫和杜英一下子劍拔弩張,這讓王猛也不得不先把鄧羌拉過來,作為手中最鋒利的矛頭。
如今來看,王猛倒是能夠把矛頭騰出來,只需要留下盾牌就可以。
擋住桓溫的進攻,才是關中王師在河洛戰場上應該做的,至於在何處破局,那麼無論是杜英選定的荊州還是現在王猛選定的青州,都是更好的選擇。
更何況又不是隻能選擇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