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八章 深夜逼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杜英必須要在天亮之前給出一個方案。
既然要做這禪讓的一整套,杜英自然也不期望太后或者小皇帝之後鬧出來什麼么蛾子,平添不快。
所以很顯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現在以雷霆之勢直接把禁軍這一皇室最後可以依仗的爪牙全部都剷除了,那皇室對自己也徹底沒有多少威脅,所以杜英還是願意在最後一段時間裡和睦相處的。
杜英顯然也不知道實際情況如何,但是這去肯定是要去主持的:
“不管怎麼說,有人驚擾宮中,我等不可坐視不管。”
說罷,他起身,正想要向外走,但是又想起了什麼,扭頭:
“深夜入宮,難免惹來非議,但是事發突然,又不能不為之。
不若就勞煩尚書和右軍隨本王走這一遭?”
謝安和王羲之無奈而笑,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看出來杜英這是要去逼宮,既要解決了禁軍中的死硬派,又要堵住太后和皇帝的嘴,不允許他們就此事問罪或者借題發揮。
而若是杜英自己前去,在世人們眼中自然是攝政王威逼、擅殺禁軍、欺壓孤兒寡母。
但若是帶著王謝世家這兩個世家大族的領頭羊人物前去,那就是表明今日的行動本來就是得到了世家內部大多數力量的預設,和南渡之後的一次次動亂沒有區別,都屬於世家自己的內部清洗,所以皇室安心看著就好——至於皇族內部在禁衛全部失控、司馬昱退隱而司馬晞被下獄的情況下還能不能秉持這樣的心態,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皇族怎麼想,本來就不重要,只要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尤其是讓那些在輿論上還有幾分影響力的世家閉嘴就可以了。
不過······今日跟著杜英入宮,那麼何啻於高平陵之變裡蔣濟等一群曹魏開國功臣和司馬懿同車?
這種奇怪的感覺泛上心頭,讓謝安的身形稍稍慢了些,倒是被
緩緩起身的王羲之搶了個先。
王右軍的身體狀況顯然不容樂觀,但是王洽作為琅琊王氏的家主,一直在跟著秦王軍隊清掃江左,建康府這邊還是需要王羲之支撐著,並且因為王羲之之前就和杜英、謝安等人打交道, 所以王羲之出面自然也是最好的選擇。
王家處境遠不比謝家,此時的王羲之沒有猶豫,哪怕稍稍耽擱半刻的底氣。
拄著柺杖的王羲之尚且亦步亦趨的追隨,謝安輕輕嘆了一口氣,也只能緊跟其後。
深夜的端門下,燈火晦暗,甲士們森然佇立在通往太極殿的長長道路上,路面上甚至還殘存著血跡,顯然方才已經經歷過一場廝殺,迫使禁軍退守式乾殿。
本來幾個宮人正瑟瑟縮縮的清掃,見到杜英到來,忙不迭的向兩側讓開。
早上剛剛走過一遍的臺階上,也有零星血跡。
頂著頭頂的群星與明月拾階而上,心情和早上又不相同。
杜英掃視著空無一人的太極殿,沒有步入其中,轉過大殿,已經能看到式乾殿前對峙的兩軍。
秦王軍隊在臺階下,甲士居中、陌刀手掩護,這是關中將士無堅不摧的矛頭,重盾在側、弩手端弩,負責壓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