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八章 請還舊都(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安臉色微變,隱約意識到了什麼,果不其然,阮寧直截了當的說道:
“如今天下已定、胡塵已清,忠志之士捍衛邊疆,有識之士掃榻洛陽,北方百姓沉淪胡塵數十年,正翹首以待陛下北還。
還定中原、收拾舊都,此天經地義也,亦然能告慰自永嘉之亂後戰死沙場、為胡人所害的無數百姓、千萬將士,以及典午氏列祖列宗。
秦王派遣餘前來,便是請陛下以及朝堂諸公,準備還都事宜!”
朝堂上,一時間鴉雀無聲,幾乎可以聽見針落之音。
大家都曾經暗中討論過杜英入朝會如何排斥異己、打壓世家,並且暗戳戳的掂量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是應該和杜英對抗到底,還是一邊對抗、一邊暗中接觸,又或者乾脆直接當杜英的狗?
反正桌子就這麼一張桌子,在桌子上、桌子下能夠玩出來的花樣也就只有那麼多。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杜英人還沒到,就已經打算直接把這桌子給掀翻了。
這······
朝堂上的群臣,家底、根基都在江左,誰會願意輕易動身前往北方,那不是羊入虎口麼?更不要說皇室了,回到洛陽,還不是杜英想殺就殺、想換就換?
且看看北方的百姓,這些年對於司馬氏哪還抱有半點兒希望?
這天崩地裂,是因為司馬氏;這胡塵瀰漫,是因為司馬氏;甚至曾經一度北伐成功,卻前功盡棄,也是因為司馬氏;還有武悼天王驅除羯人、為漢家百姓報仇,最後卻沒於慕容氏手中,其曾經在危急存亡之際屢屢求救於司馬氏,可見死不救的,還是司馬氏。
因此,北地漢家百姓,甚至包括世家,早就已經對司馬氏大失所望了,如今隨著關中新政的推行,更是已經變成了杜仲淵的形狀。
司馬氏回到北方,也拉攏不到殘部和死忠。
雖然······上述的這些罪過裡,有的是司馬氏應該負責的,有的還有些冤枉,畢竟司馬氏在中朝時候就已經受到世家的影響,做出的決定也不見得就是司馬氏家族本來就打算這麼做,可在其位、得其名、享其樂,自然也要承其重、背其鍋。
而且提到還都,眾人幾乎下意識的都想到了當時曹操挾持漢獻帝在許昌之舊事,到時候皇族和世家就真的是任人宰割了。
司馬昱當即開口就想要拒絕,但是謝安隨即使了一個眼色給他,同時稍稍向下壓手。
司馬昱微微錯愕,旋即冷靜下來,意識到一點:
當時漢獻帝的“都於許昌”和現在的“還都洛陽”,眼見得操縱者的目的都一樣,但是對於被操縱者來說,意義可不一樣。
許昌並不是漢朝的都城,曹操是打著長安、洛陽各自殘破的旗號,請獻帝移居許昌,因此天下雖然明面上聽令,背地裡都要說一聲“挾持天子”。
但洛陽可不同,正兒八經中朝舊都。還都洛陽也是南渡之後歷代皇帝時常掛在嘴邊的,現在機會終於來了,而且北方也徹底安定下來,若是皇室直接乾脆利落的拒絕,那江左輿論如何看,後人如何看?
司馬氏歷代所做出的許諾,豈不是成了空頭口號,要為人所恥笑?這樣的話,還有幾個人願意相信司馬氏?本來就孱弱的口碑,徹底崩壞了。
司馬氏弒君,本來就是最大的弱點,導致只敢談孝不敢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