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此並不意外,孫無終這幾年的潛伏以及最後的發軔,的確做的無可挑剔,尤其是他面對的都是朝廷、世家還有大司馬府中林林總總、層出不窮的老狐狸,還能夠不露破綻、完成任務,其本事也令人佩服。

孫無終微微一笑,出列拱手:

“都督提攜,不辱使命。”

杜英指了指沙盤說道:

“在座諸將裡,要說對江左之瞭解,無出爾與謝玄,便由汝來講解一下江左局勢吧。”

孫無終得令,站在沙盤和輿圖之間,從容說道:

“在介紹江左局勢之前,容屬下先介紹淝水一戰的結果。

此戰,我軍大勝,朝廷辛苦匯聚起來的精銳,多半已葬送。

經過參謀司的統計再加上屬下掌握的大致數字、核對繳獲的花名冊以及俘虜的軍中要員口供相互對比,大概應該只有五千左右的敵軍潰散而出。

且其並非成建制突圍,而是在我軍各部的縫隙裡零零散散鑽出。這些士卒應當會向淮東的州郡潰逃,也會把訊息傳遞給沿途的州縣,本地官吏百姓,願意投降的、隨軍撤往江左的,也會隨之做出抉擇。

這些敗兵多半都是朝廷新招募的丁壯,並不算兇狠毒辣,甚至他們可能都不見得能打得過本地的鄉兵和郡兵,所以都督只需要讓銜尾追擊的兵馬保持距離、不緊不慢,想來和平接收那些敗兵過後的州郡並不困難,且我軍轉瞬即至的壓迫,也會讓這些敗兵沒有心情、也沒有經驗去摧殘和洗劫沿途州縣。

如此一來,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兵戈災禍,也符合都督一貫愛民、護民的宗旨。”

“善。”杜英回答,“前鋒的任務就交給謝玄和王洽負責,鄧羌和沈勁領步騎在後策應,如何?”

謝玄一直往來廣陵和壽春之間,熟悉道路,王洽的身份則能夠幫助勸降沿途還想負隅頑抗的郡縣和世家,所以顯然這個組合是為了能夠儘快和平接收整個淮東。

而鄧羌是武力保障,沈勁熟悉江左情況且對世家下手也不會留情,這個組合綴在後面,自然是在前面遇阻的時候及時增援,以雷霆手段摧毀敵軍防線。

沈勁急於衣錦還鄉、王洽急於證明自己,雖然兩人相互之間還有恩怨,但好在並沒有被安排在一起。謝玄和鄧羌領命而行,更不用說了。

所以四人齊聲應諾,自然都無異議。

這還屬於淝水之戰善後的問題,杜英還會讓桓溫或羅友寫信,勸降各處殘軍。

孫無終手中木杆向南挪到了大江上:

“目前朝廷正派兵強攻京口,京口雖有大業壘為屏障,但恐怕也是岌岌可危,所以南下的第一步,屬下認為還是要先救京口,京口在,無人可阻我大軍渡江。

因此當務之急還是先清掃江面。”

“傳令劉建,兩淮水師也不用東躲西藏了,儘快南下追殺荊州水師,另外這邊訊息傳來,京口的兩淮水師定然也會有所行動。

荊州那邊的巴蜀、沔水水師,也可儘快向下遊前進,除了荊州水師,江上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攔他們了。”杜英下令。

荊州水師本來有機會在淝水之戰中有亮眼的發揮,奈何他們完成了運輸任務之後,面對的局面就有些棘手了。

先是關中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直接沖垮了守衛浮橋的高武所部,原本撤出浮橋區域避免水浪衝刷下船隻和浮橋碰撞的荊州水師,忙不迭的趕來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