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七章 他還得謝謝咱(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明是快是慢,並不是歷史的定論、毫無選擇,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顯然建康府就在眼前,繼續和朝廷拉拉扯扯,整個都督府上下也不願意,大家現在翹首以盼進入建康府,臨門一腳了誰願意收回去?
再加上關中都督府的後方同樣穩定了沒有兩年,那些蠻夷部族真的都歸心了麼?百姓又是不是能夠接受新政帶來的一切改變?
這些都是需要交給時間來回答的問題。
即使是杜英自己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看一看此時佇列裡的苻黃眉、慕容虔和平松等人,他們所能夠代表的也只是氐人和鮮卑人之中真心願意歸附都督府的那一批。
而這一批人到底是佔據多數還是少數,一樣不好說。
人心不可測,利益各有別。
所以杜英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很顯然入關之後的滿清所面對的情況和杜英很類似,立國未穩、民族交融、南方還有反抗餘力,而不是和歷史上南陳、南唐那樣從上到下基本都躺平了,倒黴的蕭摩訶成為幾乎唯一能夠大書特書的猛將,還得被戴一頂綠帽子。
歷史上的滿清選擇的是進攻、再進攻,一邊招降納叛、一邊持續進攻,哪怕是被兩蹶名王也要進攻。
現在的杜英,明顯選擇這條路更合適一些。
而走京口南下,很容易會被堵在路上,還不算快。
就當杜英想到這一點的時候,謝玄的聲音也恰恰響起:
“因此京口方向上,只要能夠牽制住敵軍的大部就好,實際上京口所能發揮的作用也不應該只是威脅建康府。”
說著,謝玄手中的木杆向下滑動,晉陵、吳郡,一直過錢塘,至會稽:
“我軍幾度出擊晉陵郡,朝廷兵馬在此處的防備明顯比不過建康府方向,所以大軍渡江,當直接摒棄建康府,向南直撲吳郡、會稽。
吳郡世家之前就和都督府有來往,現在雖然若即若離,但事到如今,他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還不如藉著之前打下的交情趁機博取些功名。
吳郡一旦被攻克,會稽郡就已經沒了北方門戶,我軍直入這會稽世家腹心之地,南渡各家哪裡還有什麼心思抗拒王師,在建康府和我們拉拉扯扯?”
“那建康府暫時不管?”鄧羌問,有些氣餒。
“都督起兵,以清君側之名義,雖然天下都知道都督是要造反的,不過至少還不是現在。”謝玄眨了眨眼,“所以昔年大司馬之做派,都督完全可以取之。
也就是直接提兵走姑孰、入建康府,要求面見陛下,給朝廷營造一個假象,那就是都督還有所猶豫,沒打算這麼快就取而代之,說不定朝廷還要高高興興迎都督入城呢。”
“會稽王瘋了,才會高高興興。”杜英輕笑道,“只怕是心裡都快把本都督戳了好幾個窟窿了。”
眾人哈哈大笑。
“心裡怎麼想的,已經不重要了,麵皮上,可不得高高興嗎?”謝玄附和著笑道。
“如此可行?”杜英又看向張玄之。
張玄之和下屬低聲討論了兩句,方才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