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一章 為往聖繼絕學(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種工作嘛,自然就是掛個名,讓自己不至於無事可做或者尷尬,而且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跟著杜英行進,方便隨時垂問。
但是此時聽杜英細細道來,王洽恍然間意識到,驃騎將軍是要來真的。
這一番亂世,不知道多少文史典籍斷了傳承,只是洛陽的一把大火,就燒掉了書籍不知幾萬冊。
南渡的世家天天談玄之又玄的東西,那是因為他們真的醉心於此麼?
那是因為各種書籍都已經無跡可尋,或者散落在各家各戶之中,沒有人整理,也沒有人願意把這傳家寶貝拿出來共享,所以你捧著自家的那本鑽研來鑽研去,他捧著他家的那本翻閱來翻閱去,最後都是對聖人學說、古來經典一知半解,無奈之下只能虛構、填補,並且儘可能的往玄之又玄、難以分辨對錯真假的方向努力。
幾乎所有人都秉持、也只能秉持一種想法:
拋開理論依據不談,難道我說的這些玄學,就沒有一點兒道理麼?
所有世家子弟都知道這樣無疑會陷入一種停滯不前的怪圈之中,可是沒有人願意承認,所以這種奇怪的迴圈只會在一代代的延續和傳承之中不斷地向著更加玄奧的方向前進,最終變成一種無人能夠理解的理論,但是又經不起推敲,形如空中樓閣。
可是從上一代傳承下來的學問,就算自己也會有所猜忌懷疑,卻又怎麼可能推翻?
那就是不孝。
本朝······不敢言忠,只敢言孝,先人學問,自然也只能順著繼續鑽牛角尖。
王洽作為頂尖豪門的家主,自然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而想要打破這個怪圈,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破而後立,然後撥亂反正。
破而後立,需要的是新朝新制度的建立,從而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一切都推翻。
撥亂反正,顯然則需要有足夠的理論學說作為依據,搬出來聖賢言論、蒐集到古賢今達之著作,梳理成線、去其糟粕,才能夠如清風拂面、正本清源。
這些在王洽看來,本來應該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但是杜英的存在,又讓一切似乎都變得合情合理。
“事關重大,工作繁雜······”王洽緩緩說道,此時的他,還沒有從這宏偉夢想和藍圖所帶來的震驚之中回過神來,猶猶豫豫。
杜英笑道:
“關中書院開設至今,曾有人問過餘為何開設此書院。餘的回答至今為書院奉為辦學之宗旨,想來王兄也是聽過的。
(注:第四百一十四章)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餘現在帶著關中軍隊席捲天下,所到之處,推行新政、破除陋習、與民休息,便是在做這些。
而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者,餘亦然在做,而前者······關中書院能負責的是北方,但北方文脈凋敝,現在的文樞所在,到底是江南。
所以王兄可願意承擔此責?”
王洽嘆了一口氣,縱然心思百轉,種種推脫的理由已經勾勒交織了千百遍,但······為往聖繼絕學,這樣的一句話砸在讀書人的心中,哪一個讀書人能夠甩手拒絕?
千言萬語,匯聚到喉頭,滾動一下,最終化成一句話:
“願為將軍分憂。”
杜英笑道:
“我知王兄,定會如此。”
王洽來的時候,大概是心情很複雜,也很彷徨。
但是走的時候,挺直腰背,彷彿煥發了人生第二春。
看著王洽的身影,謝玄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