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七章 王猛火燒枋頭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英示意權翼解釋。
“鄧伯夷在青州大殺四方、威名赫赫,這既是因為鄧伯夷本身的確本領超群,也顯然是因為河北軍中的老卒、精兵都被抽調給了他。”權翼緩緩說道,“之前桓雲或許還不清楚自己當面的河北軍到底有多少底氣,但是現在應當心知肚明。
定然不會再藏著掖著,防備我軍還有後手。”
鄧羌打的越猛,越是說明王猛那裡就是個花架子。
終於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的桓雲,會發起更加兇狠的報復性進攻。
而且······權翼補充道:
“青州眼見得已經守不住,慕容虔和琅琊王氏現在可能也亂了陣腳,且各有所需,因此此時撤兵返回青州,沿途慕容氏的虎視眈眈,琅琊王氏的心懷鬼胎,再加上我軍的強勢介入,都會導致桓雲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既然如此,還不如趁機直接拿下枋頭、再攻鄴城,在冀州立足。鄴城到底是北方雄城,周圍地勢開闊,還有我軍近年屯墾的糧草,比青州更適合一支軍隊在重圍之中堅守。甚至還能從鄴城再蠶食河東,成昔年乞活軍之勢。”
乞活軍能夠一度橫行北方,就是依靠著晉陽和鄴城,胡人來則退守群山,結寨自保,胡人退則下到鄴城平原耕作,進退有據之下,即使是一群流民,也在北方胡塵滾滾之下打的有聲有色。
如今河北局勢依舊錯綜複雜,鮮卑慕容以及草原上的各部都虎視眈眈、各懷心思,再加上河北軍兵力空虛,河東軍還有雁門需要防守,所以王猛是不是能控制住河北,本來就是一個惹人懷疑的問題。
要知道王猛拿下河北的時候,是河東和河洛軍一齊發力,而後來河東軍半數撤退回河東,半數留在河北,和新招募的丁壯、敵人降兵一齊構成... ... ?
了河北軍,至於河洛軍則全員南下,此時甚至都已經跑到江夏去了。
因此現在王猛手頭上的兵力,可比不過當初打滏水之戰的時候。
即使是慕容垂等人也一樣是元氣大傷,但是未必就沒有想要繼續和王猛一較高下的意思。
桓雲在這之中,還有大量機會可以攫取。
杜英緩緩說道:
“河北遲遲未能平定,的確是隱患。等到荊州那邊塵埃落定,大司馬一時半會兒難以死灰復燃,便先集中兵力解決河北,要把戰線一直向北推到幽州,推到長城去,甚至是遼東,否則慕容氏捲土重來的本事,可能要比大司馬更強一些。”
桓溫現在也不過是被荊州世家架起來的而已,荊州世家的根基所在——荊州一旦被攻破,自然也就不會、也沒有餘力支援桓溫。
這些年桓溫和江左世家、朝廷之間的矛盾也不小,不能說相看兩厭吧,也只能說恨之入骨了。
一旦有落井下石的機會,朝廷和世家誰都不會小心客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末多少事】 【】
慕容氏卻不一樣,其在鮮卑部落中仍然有著極高的威望和號召力,並且多年征戰下來,慕容氏子弟一直牢牢掌控著軍隊,可以說鮮卑最能征善戰的軍隊依舊還都在慕容氏麾下。
這也是為什麼迄今為止,鮮卑看上去四分五裂,而實際上掌管每一支小勢力的仍然還是慕容氏子弟。
這種血親之間的內鬥,並不是不能被化解和彌合的。
因此慕容氏重新捏合在一起的可能,遠勝過桓溫。
杜英如此肯定,既是基於此,也是基於歷史上慕容氏家族的表現,燕國被前秦攻滅之後,慕容垂又背叛前秦,成為了新的燕國之主。
因此可以讓江左世家和朝廷有些微喘息之機
但絕對不能讓慕容氏有喘息之機。
... ... ?
權翼猶豫了一下說道:
“但現在大司馬還在城外未曾離去,河北······鞭長莫及啊。”
杜英默然少頃,嘆道:
“的確是餘太過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