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七章 敵後的相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些人名義上是來協助餘的,實際上也是起到監視和掣肘的作用,不期望餘能夠完全掌握自己麾... ... ?
下的兵馬,然後一扭頭直接投入慕容虔或者琅琊王氏的麾下。
讓他們離開了,外面又都是自己人把守,所以統領暫且寬心。”
殷舉打量著他:
“這樣做,不怕丟了會稽王的信任?”
孫無終笑道:
“人在千里之外,和建康府的聯絡微乎其微,再加上慕容虔和琅琊王氏幾乎沒有停止過挖牆腳,既然如此的話,餘有所動搖,又有什麼問題呢?
另外,讓會稽王清楚的認識到,餘現在搖擺不定,他自然就會想方設法給予餘更多的支援。
而且就算是會稽王放棄了餘,那餘也能夠順理成章的轉投慕容虔或者琅琊王氏,只要手頭上有兵馬在,那豈不是待價而沽?”
“之有理。”殷舉微微頷首,“千里之外,辛苦將軍了。”
孫無終和建康府遠隔千里,和關中、和他出發的京口,有何嘗不是遠隔千里?
當下,孫無終搖了搖頭:
“統領,這不一樣。北上潛伏,本來就是屬下的任務,既然從謝少將軍那裡接過來了這任務,千里萬里,都要完成之,在最關鍵的時候發揮作用,這是餘對謝少將軍的承諾。
更何況這一路北上,只有親自看到了亂世之中的百姓有多麼悽慘,看到了世家到底都是怎樣敲骨吸髓,也看到了這些所謂的一方豪傑都不過只是世家的幫兇而已,各自有著野心,所思所想皆為個人之利益,餘方才意識到關中新政是多麼的清新脫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郡公給關中書院的題詞,餘銘記在心。
時人常說世道如此,人不得不為之,而餘卻道,世事混濁,但人也可以不苟同於世事,隨波逐流。”
殷舉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異彩,說實話,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在敵後潛伏需要承擔很... ... ?
大的心理壓力,隨時都有暴露後直接身首異處的風險,能夠支撐殷舉走下來,是因為他是杜家家臣的身份。
一旦這個身份暴露,沒有人會相信他能投誠或者說出來什麼有用的情報。而且一旦自己能夠取得成功,杜英也會不吝惜於賞賜,而且是沒有忌憚的那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末多少事】 【】
但孫無終不同,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其實有更多的選擇,沒必要做這種把腦袋別在腰上,還有可能死了都無人所知、被人潑髒水辱罵為叛徒的事。
聽到孫無終的解釋,殷舉甚至都有點兒慚愧。
“孫兄牢記書院之訓,還是個讀書人?”殷舉好奇的順著孫無終的話問道。
孫無終卻沉默。
良久之後,他回過神來,喃喃說道:
“餘曾經想成為一個讀書人,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