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九章 南北戰況,天下民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洛陽······退無可退。”
“洛陽城防怎麼樣了?”杜英直接問。
“目前已經全部堅壁清野,城外的市集、工坊以及龍門書院,都開始向潼關、河東疏散轉移。”權翼微笑著說道,“也多虧了這些年新政鋪開得快,而且主公一直都沒有忘記在百姓之間宣傳、教化,所以上面的官吏都有遷移搬家的經驗,而下面的百姓也都對主公的決斷非常支援,他們也害怕世家會捲土重來。”
關中新政下的百姓,把世家的地分了、財產也分的七七八八,再加上在關中的統治下,讀書認字、從事各行各業,都沒有任何的限制,也沒有社會地位的參差和歧視,曾經高不可攀的世家老爺,走在大街上也已泯然眾人。
百姓自然是更喜歡這種政策的,現在青州軍的到來,意味著九品中正制的延續,意味著世家的翻身,百姓們又如何能允許?
“正是由於百姓們的支援,無論是撤退還是運輸糧食都很輕鬆。”權翼補充道,“如今洛陽城中的糧食積累已經足夠我軍堅持八個月以上,能夠到明年開春了。
主公,這是民心所向啊······”
權翼不知道什麼時候,將一貫熟悉的“都督”改為了“主公”,最近也有不少其他人不知不覺的更換了稱呼。
大概是因為這一次洛陽的堅壁清野行動,真的讓他們感受到了震撼。這些流民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頭頂上的天變來變去,按理說應該是慢慢悠悠的走,甚至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片地之後直接賴著不走。
但是他們選擇了聽從杜英的命令,撤退的乾淨利落,而且家家戶戶都積極的抽調人手去幫助大軍搬運糧草,一時間道路上左右兩側是向西撤退的人群,中間則是逆流而上的運糧車隊,絡繹不絕。
民心所在,天下所在。
世家, 永遠都只不過是民心的一部分罷了,當民心真的有所屬的時候,世家又如何能夠做得了這些百姓的主兒?
他們也都是有思想的活人,不是傀儡。
這種更甚於當初諸葛亮看到劉皇叔攜民渡江的震撼,自然而然的讓包括權翼在內的諸多官吏都升起了生生世世效忠於此明君的想法,一聲“主公”就已經表明了他們的心思。
杜英笑道:
“不會拖延到那個時候的,否則耽誤了春耕。”
權翼看杜英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由得提醒道:
“可是時至今日,河洛軍那邊和淮西的桓豁多有交手,卻遲遲未能分出勝負。
恐怕一時半刻很難回援河洛了。”
荊州那邊戰火既起,河洛軍回不回來,還要緊麼?杜英解釋道,而且我軍已堅壁清野,提前完成了收割,此時整個河洛沒有一顆糧食能夠留給大司馬,大司馬的糧食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