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謝玄的話還沒有說完:

“既然大司馬想要進攻虎牢和枋頭,那我們不妨攻敵所必救。”

“荊州?”苻黃眉反應過來。

桓溫軍中的成分來源其實比較單一的,荊州人佔據了主力,其中有有不少出身世家和將門的,所以荊州就是他們生身立命之根本,妻兒老小乃至整個滿門上下、祖宗根基,都在荊州。

所以苻黃眉可以不管洛陽,因為他的家人還在長安,中間猶然還有能據六國數百年的崤函,但是荊州人不可能不管荊州之存亡。

這是桓溫根本壓不住的聲音。

再加上杜英自始至終都打算從巴蜀出兵順江而下,所以苻黃眉若是此時調轉矛頭向西進攻,則配合南陽的周隆、巴郡的毛穆之,三方夾擊之勢轉眼就成。

不過苻黃眉也不可能帶著全軍殺過去,一方面荊州那邊還有沔水天險,在沔水南北岸、大江南北岸都有森然壁壘,一時半刻根本打不進去,又是一場水磨工夫,另一方面這樣就意味著苻黃眉選定的決戰地點的改變,意味著水師可能喪失了作用,也意味著苻黃眉將要放棄以逸待勞的優勢,和桓豁一前一後奔走在淮西大地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發一場遭遇戰。

還意味著,苻黃眉將會把壽春丟到腦後。

若是桓豁先來打壽春呢?

此時的桓豁說不定也已經急紅了眼、也憋屈壞了。

他需要一場勝利在證明,兵馬不多的壽春顯然是不錯的選擇,哪裡還顧得上其他?

再加上一路行軍、一路收縮防禦,說不定桓豁一直推進到壽春城下,方才得知原本在這個方向的關中主力已經跑了。

林林總總顧慮疊加在一起,苻黃眉自然不可輕動。

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分兵。

此時兵力雄厚的河洛軍,又得到了許昌、潁川等地的郡兵補充,再加上壽春本地駐軍,本來就是泰山壓頂之勢,分出去兵馬只要不過萬, 那苻黃眉就能夠保持絕對的優勢,等桓豁上門捱揍。

既然謝玄提議,那這個分兵主將的人選,似乎也沒得選了。

“賢侄認為,分兵多少?”苻黃眉不跟他含糊。

“八千。”謝玄果斷的說道。

“怎麼打?”

“往沔水打,往荊州深處打。”

“大司馬真的會來麼?”苻黃眉還是忍不住問一聲,說到底這一支偏師的目的還是削減河北和河洛戰場的壓力。

“不見得會,大司馬的手腕,別人不清楚,但餘還是從小聽阿爹說過的。十有八九是勘破我們的佯攻之後,用雷霆手段震懾軍心。

不過就算大司馬不來,其軍心動搖,難免要瞻前顧後,不敢強攻,且也直接讓荊州本地將吏與其產生間隙,甚至懷疑大司馬在借刀殺人,剷除他們這些未來皇權的掣肘。

這就夠了,說不定還能獲取一些糧食和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