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三章 職稱(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留守都督府的參謀司,就相當於軍方在長安的代言人。
參謀司若是能夠儘快把火炮給軍隊送去,讓軍隊有了攻堅克難的利器,那麼軍中上下自然會覺得張玄之在長安的確是實打實做事的。
都督府那麼多口若懸河的文官,在各個曹司爭奪利益的時候肯定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因此若不是張玄之努力,這吞金獸似的火炮又憑什麼能夠這麼快投入生產?
所以將領們感激, 張玄之在參謀司的位置自然就會越來越穩當。
而火炮這件事上,沈文儒是吃了苦、下了力了,此時他發出求救的訊號,張玄之斷無坐視不管的道理,所以此時也只能瞪了沈文儒一眼,好似在說:
大哥看看你那慫樣。
沈文儒嘿嘿一笑, 我是一個文官,當然不能那麼頭鐵。
張玄之當即拱手說道:
“啟稟都督,現在正是用人之際, 工坊之中難免會有一些人自視甚高,認為有功在身,有知識在身,而且也不願意把自己手中的金飯碗分給他人,所以對於工學院有所牴觸,這些也在常理之中······”
沈文儒皺了皺眉,張玄之說的委婉,但是怎麼聽都像是在列舉這些工匠們的罪行。
沈文儒雖然也對這些工匠們不滿很久了,但是說到底這些工匠們還是工曹的支柱,若是把他們都收拾掉了,那麼工曹未來的工作就沒有辦法展開了,等工學院的學子們和工坊的學徒們成長起來,那得多少年之後了?
難道這些年工曹就守著既有的東西過日子?
那他這個掾史也可以捲鋪蓋回家了。
張玄之對著沈文儒微微向下壓手,示意稍安勿躁,同時繼續說道:
“但驕兵悍將、目空一切,早晚會鬧出變數。此次監督火炮建造,屬下就已發現很多工匠自以為是、不聽勸告, 最後一意孤行而釀成過錯,所以屬下認為,對於這種工匠,應當進行甄別和批評教育,也應當進行懲罰。
根據他們造成的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費,劃定懲罰的型別和程度。”
杜英也露出笑容:
“善。工坊雖然鼓勵奇思妙想,鼓勵開發,為此有所浪費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並不意味著一意孤行、故步自封,也可以當做浪費的理由,餘期望工曹能夠儘快開列名單。
餘昨日就已經讓任洪聚來組建屬於關中的監察機構,到時候會進駐工曹,協助解決這個問題。”
沈文儒打了一個激靈,趕忙應諾。
列出來名單,這件事工曹本身就能做好,而讓監察機構入駐,根本就不是監察工匠們,而是監察工曹上下官吏們有沒有和工匠勾結、徇私枉法的。
在這上面, 沈文儒敢說自己相對清白, 在真正的徇私枉法和適度的自我抹黑方面的尺度把握的還算可以, 但不敢說手底下的人都清清白白。
而張玄之現在主動把這件事提了出來, 顯然是表明工曹已經意識到了內部存在的毛病,所以本來就有自查之意,只是需要杜英賜下來尚方寶劍,否則工匠對關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工曹上下也不能輕易清理工匠隊伍、殺雞儆猴。
因此杜英的回答,顯然也退了一步,監察機構的入駐,顯然只是監督工曹在處置工匠上是否得體,而並沒有多少想要動工曹上下官吏的意思,否則就不是監察,而是處置了。
算是給了張玄之和沈文儒面子。
若是張玄之方才不主動提起來這件事,監察機構出手,就是無分官吏還是工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