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三章 借屍還魂(第1/2頁)
章節報錯
甚至還會想到王坦之這個原來歸附於琅琊王氏的太原王氏子弟,做出了怎樣背叛於琅琊王氏的決定,如今甚至還能得到關中都督府的重用,在關中呼風喚雨,箇中曲折故事,只要自行腦補的本事足夠強大,那麼完全可以寫出來一部《王家豪門風雲錄》。
偏生王洽真的在被人遺忘。
時至今日,若不是謝道韞驟然提起來這個名字,周撫和毛穆之只怕在潛意識中覺得這傢伙已經故去也有可能。
而現在,王洽的名字出現在青州,箇中意味,不言而喻——哪怕是謝安東山再起,陳郡謝氏已經取代琅琊王氏成為了南渡世家的象徵,可是琅琊王氏根本就沒有打算退位讓賢,他們依舊有自己的圖謀,並且十有八九是打算在青州之戰中透過攪混一池水來得利。
“渾水摸魚,倒是王家的作風。”周撫沉聲說道。
曾經的他追隨王敦起兵,結果到最後差點兒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然而他卻眼睜睜的看著琅琊王氏在王導的帶領下,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一路高飛、如日中天。
因而周撫對王家的感官一直是複雜的,但是絕對已經沒有多少好感,此時自然也不會說什麼好話:
“不過既然想要攪渾水的人出現了,那麼這水想要再渾濁起來,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謝道韞微微頷首:
“王家在背後操縱,都督府只能依靠前期的猜測以及後來的針對探查方才得知,所以應該比大司馬知道的晚。”
桓溫一心想要擠入朝堂,現在已經成功了,那麼自然也能夠收穫到好處,比如對於建康府訊息的掌控,關中這邊就算是有六扇門,也只是彌補差距而已,如何能夠比得上人家先天優勢呢?
因此當王猛和謝奕等人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桓溫的確先採取了行動。
謝道韞用木杆在輿圖上指了指:
“慕容虔向我軍派遣了兩路使者,一路抵達睢陽後,睢陽的謝、荀兩位將軍權衡利弊,亦然覺得箇中有詐,所以堅持索要慕容虔的成武,同時派兵北上濟水,發現慕容恪並沒有如同慕容虔所說的那般已經帶兵救援濟南郡,所以已知慕容虔之話不可全信。
因而之前就派出支援慕容虔的兵馬,順勢佔領了成武,但除此之外並無進展。
另外一路使者抵達鄴城之後,得到了幷州刺史肯定的答覆。
不過幷州刺史等本意就是以此試探慕容虔的底細並且拖延時間,以集結軍隊,目標也並不是和慕容虔約定的慕容儁所在,而是打算和睢陽的兵馬南北夾擊、儘快戰勝慕容恪。
與此同時,河北兵馬還打算從海上進攻,直指登萊。”
當謝道韞的木杆最終落在青州最東側的時候,周撫和毛穆之也難免為之動容。
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位素未謀面卻久仰大名的幷州刺史王猛,膽子顯然比杜英還大。
當杜英還在想著是不是要抓緊打造水師和進攻巴郡的時候,人家都已經不屑在大河裡折騰,打算去海上折騰了。
不過話說回來,青州如今的混亂,任誰看了都得直搖頭,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就免不了會被拖下水。
因此若是能夠從海上另外尋覓到破局之路,其實也不失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