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九章 北伐失敗,為何?(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慕容虔就是走這條路,已經抵達了濮水北岸,慕容恪原本沿途層層設防,皆形同虛設,慕容虔此去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按照六扇門傳來的訊息,其前鋒已經抵達鉅野澤的北岸,也不知道是從岸邊繞過來的還是直接乘船橫跨鉅野澤。
無論怎麼說,慕容虔在正面威脅鄄城,在側翼還能牽制慕容恪、阻隔青州的慕容儁前來增援。
一戰就直接打出了大優勢。
現在其口口聲聲說正在承受慕容恪的反攻,根據其所處的位置來看也並非不可能,但的確讓人難以相信慕容虔之前是如何輕易取得這樣形勢的。
而今謝奕直接提出了要重走慕容虔的這條路,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
但對於慕容虔,這就意味著作為自己後路和糧草匯聚之地的成武,將會直接落在謝奕的手中。
謝奕如果把慕容虔當做自己的同盟,那麼自然會和慕容虔並肩作戰,若是一直懷疑慕容虔的話,隨時都可能直接切斷慕容虔的糧草。
何放有些猶豫,最終掙扎說道:
“各軍皆有進退之法,其實鎮西將軍沒有必要一定要走成武······”
謝奕當即反駁:
“鎮北將軍身陷重圍、危在旦夕,從鎮北將軍所殺出的薄弱之處衝進去接應,豈不是最佳的選擇?
我軍若是從睢陽北上,則渡過濟水、濮水之後還要折而向西,沿途還有慕容恪設下的層層營寨壁壘。
慕容恪只需要用這些城塞營寨拖延住我軍,就能夠從容的擊破鎮北將軍。”
說到這兒,謝奕放下木杆,揹著手,微微抬頭,彷彿已經陷入了對往事的追憶之中:
“餘自幼倥傯,廝殺無數,朝廷所組織的北伐也不是第一次參加。
昔年曆次北伐,無不聲勢浩大,朝廷也有定鼎中原之決心,奈何次次失敗,爾等可知為何?”
何放楞然,他一個血統純正的世家子弟,之前從來沒有在軍旅之中歷練過,而且家中崇尚佛教、不喜刀兵,也對軍事並沒有什麼認知,否則之前在京口的時候也不至於丟了外圍的營寨就被嚇得棄城而走。
此次北上,更是他實際上參與的第一次北伐戰事,面對謝奕這種老前輩,自然接不上話。
謝奕似也沒有指望著何放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直接看向荀羨:
“令則以為呢?”
荀羨喟然:
“王師次次兵分多路,但相互掣肘,且將領和朝廷之間也相互攻訐、並不信任。
因此將帥之間互不統屬,後勤上錢糧時常有供應不足之時,諸如昔年祖車騎便困頓於錢糧,不得再越過大河半步。
如此行事,北伐如何能成?”
謝奕對於荀羨的捧哏很滿意,接過來話茬:
“是也,現如今我軍如果繼續從睢陽北上,敵情未明、路途遙遠,容易被鮮卑人各個擊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