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五章 王家想要這份功勞(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攻梓潼,並沒有什麼爭議。
如今山高氣潮,隨時還有可能下雪,大軍不能久久駐紮野外。
因此哪怕是知道世家有可能把梓潼也變成一座空城,這座能夠避寒和休整的城池還是要拿下的。
更何況根據現在斥候探查的訊息,世家還沒有來得及從梓潼之中大規模的撤離。
“目前梓潼城內應當還有民眾兩萬戶以上,大小世家十餘家,糧倉庫房皆充盈。”張玄之緩緩說道,“各個世家應當已經從前日開始組織撤離,但是時到今日,進度緩慢。
其原因多樣,既是因為有一些世家傾向於在城內堅守,認為梓潼城高池深,又經過多年的經營,所以能夠成為抗拒王師的中流砥柱,也是因為世家們的不少家底都在此處,不只是金銀細軟,而且還有店鋪、產業、族眾等等,無論是店鋪還是家中的婦孺老弱,想要快速撤離,顯然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
而且我軍前鋒已經逼近梓潼城下,迫使守軍只能開啟東門撤退,只有一個城門,撤離的自然也頗為緩慢。”
杜英笑道:
“看來王家真的想要立下這份功勞啊。”
常琚被殺,常家更是近乎全軍覆沒,常家的這般損失,也落在了王胡的眼中,再加上王家一樣悄悄派人參與到這場偷襲之中,更是讓關中王師掌握了王家“襲擊朝廷命官”的直接證據,所以王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接受了梁殊提出的條件,並且通報給家中。
王家上下對此也一樣認可。
條件很簡單,王家暗中協助都督府,儘可能的阻撓其餘世家撤離城鎮,無論是人還是錢財皆不可走。
而都督府之後則會提攜王家,令其成為蜀中真正說一不二的第一世家。
這樣的交易,對於王家來說,或許有賭的成分,但是隻要都督府守信用,那麼王家真的有這個機會。
其實一直以來杜英的信用還是不錯的,即使是對世家。
像是之前收拾梁州世家,那是因為梁州世家的存在已經嚴重阻礙了關中和蜀中的貿易,這一點南北兩方心知肚明,甚至包括蜀中世家也都樂意於看到梁州世家倒下,因此杜英收拾梁州世家,讓蜀中各家有唇亡齒寒的感覺,卻沒有人站出來說這件事本身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而抓住機會把常家一網打盡,也是因為常家直接跳臉,杜英是什麼人物?
縱橫數千裡的當世數一數二的梟雄、典午氏開國以來最年輕的郡公,又豈是那麼好惹的?
直接把常家全部押送到長安,甚至還要走一個過場、裝模作樣審判一下,反正世家們也沒有打算異位而處,所以覺得杜英其實做的已經盡仁盡義了。
正是因為杜英的這些舉止,讓杜英的信用還說得過去,也讓王家選擇信任杜英。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王家之前作為蜀中各家裡和常家一起執牛耳者,也是堅定地主和派,最先派出使者前往漢中。
結果現在常家倒戈一擊,而且杜英所表現出的咄咄逼人讓世家們紛紛開始尋求透過對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