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疑問,幾乎同時在張玄之和梁殊的心中升起。

不過他們現在並沒有細細思索的時間,因為使者們已經陸陸續續走了上來。

走在最前面的常琚邀功似的指著遠處的劍閣說道:

“劍閣目前在梓潼各家的掌控之下,還請都督稍事休整後,放心前行,我家家主已在劍閣之後的城鎮內設宴等候。”

其餘的使者難免都露出不忿神色,可是也沒有爭辯。

杜英結合之前六扇門傳來的訊息,心中瞭然。

白水關和葭萌關太遠而且已經近乎荒廢,所以劍閣作為現在入蜀的第一道門檻,誰先抵達劍閣並且搶佔關城,那麼誰就能成為第一個見到杜英的人。

杜都督肯定會對第一個邀功的人印象深刻,最後保不齊就會倒向第一個人。

常家仗著常琚拜見杜英的時間更早、收到訊息的時間也更早,顯然是跑了一個第一,並且還在竭力拖延其餘勢力抵達劍閣的時間,從而導致其餘各家的使者對常家的這般行徑怨憤滿滿。

不過常琚渾不在意。

人在漢中的時候,他對杜英是不是存在更大的野心存有懷疑,但是家中回覆的訊息表明,家主、族老和家臣們認為,杜英現在於河北還在和鮮卑人纏鬥,在中原仍然和大司馬對峙,其實已經是兩線開戰了,更不要說在敦煌方向上,杜英也可能會有所動作。

所以關中憑什麼支撐起來新的戰線?

再加上杜英表露出來的態度本來就已經很明顯了,所以家中逐漸達成共識:

沒有什麼深層次的陰謀,杜都督只是想要進行一次武裝遊行罷了。

既然如此,家中竭力歡迎和配合就是。

到時候杜英快快樂樂的走,家中能夠從杜英那裡得到支援,對付世家之中不聽話的那些人也就更加順風順水。

賓主盡歡,莫過於此。

家中的判斷,說服了原本將信將疑的常琚,因此現在常琚屁顛屁顛的跟在杜英的後面,生怕杜英不知道,衝在最前面迎接的,正是他們常家的人。

正是因為這種對於家族的信任,導致常琚並沒有察覺到,梁殊和張玄之偶爾投過來的怪異目光。

杜英頷首,表示對常琚的滿意: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日得見,名不虛傳!得賴有諸位相助,本郡公才能從容入劍閣啊!”

常琚微笑,已然是胸有成竹的模樣:

“都督且寬心,過了劍閣,此去梓潼、南下成都,再無如此險要矣!”

一邊說著,常琚一邊前行帶路。

王師將士們隨他一起向劍閣攀爬。

巍峨雄關,看上去也不再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