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五章 南下王師的後方(第2/2頁)
章節報錯
留守家中的,比不上出去闖蕩的某個人混得好,那是情理之中。
但若是出去闖蕩的所有人都混的比自己好,那雍瑞的臉面也就不用要了。
至於跟在雍瑞後面的漢中本地官吏,杜英名義上是充分徵求雍瑞的意見,但實際上在之前清掃梁州世家的時候,杜英就已經把梁州世家安插在刺史府之中的死硬派全部都清掃乾淨,現在留下的官吏多半都是身家清白或者至少其本人沒有什麼大錯大惡的——亂世之中的官吏,要想找到一個清廉完人,根本不可能,杜英也是瘸子裡面拔將軍,先將就著用。
因此雍瑞在向杜英開列名單的時候,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而且他也沒有在這時候忤逆杜英的必要,直接順從了杜英的意思。
除此之外,杜英還從關中和涼州等地抽調了不少官吏填充進來。
所以現在漢中郡守府的組成,一半是梁州被篩選之後的官吏,他們這種主動或者被動站隊的行為已經註定了他們只能和守舊勢力之間勢不兩立,全力協助雍瑞推動關中新政,甚至雍瑞不推動,他們也會倒逼著雍瑞向前走,關乎到的可也是他們自己的性命。
另外一半,乾脆就直接是關中自己人。
此次南下,孤軍深入千里,杜英自然、也必然要透過這種方法,確保自己的後方保障全部都經過自己人之手。
這些漢中郡守府的官吏們,多半都很年輕,畢竟上了年紀的享受過太多世家所帶來的特權和好處,一般都是世家的堅定擁躉,而且他們的思想受到年齡的侷限也更容易因陳守舊。
反倒是年輕人們,鬥志昂揚、積極瞭解時事發展, 是改革進取的骨幹力量。
看到杜英,他們每一個人都下意識的挺胸抬頭。
都督委以重任,他們自當竭盡全力。
兩班官吏齊刷刷的站開,陽光照射在他們的臉上,所有人看上去都是那麼的自信。
這一切,都落入了使者們的眼中,他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巴蜀雖然也算地大物博,但是相比於華夏九州,這裡終究只是天南一隅罷了。
歷史上從來都是中原王朝氣吞萬里如虎、直下巴蜀,還從來沒有誰能夠入了蜀道之後,又走出來,最終北伐中原、奪取天下。
顯然,現在站在他們眼前的這個勢力,富有朝氣、充滿鬥志,他們不屑於陰謀算計,他們就是要用堂堂之陣和真正的實力來擊敗對手。
巴蜀各家之間的鬥爭和算計,在他們的眼中,或許就是小孩子在打架。
只不過巴蜀三方之中,就算是有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又有什麼用呢?
且不說近在咫尺的矛盾,早就已經衝昏了很多人的頭腦,讓那些醒悟過來的人也只能發出“眾人皆睡我獨醒”的無奈感慨,只是將要浩蕩南下的鐵流,又是巴蜀各家憑藉什麼能夠阻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