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一更,不好意思~

秦能夠一統六國,是因為秦人善武,是因為連橫之策巧妙地挑撥了六國之間的關係,也是因為秦人優先拿下了巴蜀,擁有了一個豐饒的後方,並且對最強大的對手——楚國,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勢。

秦楚勢均力敵之時,正是名將白起幾次從巴蜀出擊,極大地消滅了楚國的有生力量,並且奪佔多處戰略要地,從而使得秦軍能夠自由的順江而下,也逼迫楚國被迫東遷,放棄了荊州這發家之地,也就徹底放棄了和秦國爭雄的資格,淪為關東捱揍六人組之一。

現在杜英也走到了這一步,甚至他在函谷以東所佔據的地盤,遠在當初的西秦之上,他在河北所取得的勝利,更是向天下宣告其強悍。

那麼杜英的眼中,又怎麼可能沒有巴蜀?

王胡在回答了常琚之後,就回過神來,現在內部矛盾已經完全爆發的巴蜀,憑什麼對抗磨刀霍霍準備南下的杜英?

想要讓已經摩擦不斷的巴人、世家和益州刺史府放下矛盾、共同抵抗杜英,顯然並不現實。

那麼······大兵壓境,此時誰先跑在前面投靠杜英,自然就能夠從中獲得最多的好處。

常琚顯然認為,常家和王家,其實可以試著成為獲得好處的這個人,反正根據他們的瞭解,杜英近期也沒有嘗試聯絡巴蜀其餘的勢力,這不就正等著他們呢?

趁著巴蜀還沒有在杜英的兵鋒下潰不成軍,現在說不定還可以把巴蜀賣個好價錢,就算是保不住世家制度——眼看著梁州世家在自己的面前崩潰,常琚和王胡自然對杜英會好心存續巴蜀世家並不抱什麼期望,這也是他們之前猶豫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他們的主動投靠,能夠為家族換來一些特權。

杜英總不可能讓功臣寒心的。

因而今日,常琚和王胡重新出現在了這裡,求見杜英。

相比於上一次被杜英的氣場所震懾,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有擔心自己會被正殺世家殺上頭的杜英順手就送過去給梁州世家陪葬的心理,而導致的惶恐不安,這一次,他們兩個倒是更有信心了些。

杜英有需求,王家和常家有杜英之所需,所以大家可以不談是不是投降或者效忠的事,倒是可以談一筆生意。

這也不是常琚兩人原創的說法,因為根據他們的瞭解,杜英和桓溫維持現在的井水不犯河水,就是因為他們二人之間談了一筆生意,一筆關於青州的生意。

現在大家一起賺錢,沒必要鬧得不愉快。

既然這樣,那巴蜀世家為什麼不能和都督談生意呢?

為此,巴蜀世家可以在關中新政,甚至是世家的存亡上都做出讓步。

其實只要有生意做,那巴蜀世家的地位就不可撼動,哪怕沒有了世家的名頭,也不能改變巴蜀世家在鄉土間的掌控能力。

至於名號什麼的······賺錢嘛,不寒磣,要不要的,都不打緊。

“哦——”杜英坐在堂上,聽到了常琚提出的建議,頓時拖出來一個長腔。

不過這並不是失望的下垂音,而是疑惑的上揚音。

常琚眼見得好像有戲,趕忙起身,激動的說道:

“巴蜀之岩鹽硃砂、木材銅鐵,皆為天下之所共需,若是能夠在都督的麾下將巴蜀的商貨販賣到天下各個角落,那麼我常家和王家,願意為郡公之馬前卒,為郡公開疆拓土、征討不臣,不在話下!”

杜英打量著他,輕輕笑了笑:

“想要和本都督做生意?”

常琚急忙點頭。.

杜英卻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