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家的家主封放也已經上座,他捕捉到了蔣看臉上的輕鬆笑容,心中暗暗感慨:

身在敵營深處,還敢這樣大搖大擺的合縱連橫。

關中的使者,膽子都很大啊!

以至於封放覺得,自家兒子安排年輕同輩坐在蔣看身邊的行為,有些畫蛇添足了,反倒是遮掩了這關中使者的身姿。

假模假樣沉吟片刻,見蔣看並無開口之意,封放也就不猶豫了:

“現你我兩國正處戰事,和談也未定,使者為何要上門拜訪?”

蔣看笑道:

“和談,是都督府和貴國朝廷之間的和談,大概不是你我之間的和談吧?”

話外之意,之前沒有開戰的時候,渤海世家將我奉為座上賓,大家還談妥了從遼東到青州再到江左的整條商路。

甚至到現在這條海上商路還在平穩執行著,渤海世家的人甚至都還長期派駐在青州、兩淮和江左等沿途重鎮。

所以擱這兒裝什麼裝?

封放皺了皺眉,其實他是想要刻意淡化和關中之間關係的,屬於在經濟上,大家一起賺錢,但是在ZZ立場上,大家最好各自擺明車馬、互不干擾。

這樣才能夠讓渤海世家的利益最大化,既能夠參與到關中組建的貿易網路中,賺到錢,又能夠維持自己燕國忠臣的立場,這樣才能夠確保世家的名聲不受損,杜英到時候還得捏著鼻子給他們更多的好處才能讓他們的立場“有所轉變”。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關中都督府離不開渤海世家幫助的基礎上。

不過對此,封放其實是有信心的。

關中都督府崛起的時間才多久?而在整個過程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征戰,所以封放其實並不覺得杜英現在就有能力拿出來吞滅整個鮮卑燕國的力量。

難道他就不陳兵河洛和荊州,以防止桓溫的進攻麼?

而鄴城城外的王師,遲遲沒有大規模進攻城郭,這落在封放的眼中,更能說明一些問題。

顯然王師只是虛張聲勢,想要藉助這種城下之盟的氣勢,儘可能的從鮮卑這裡掠取到足夠多的好處。

所以封放現在更有信心,能夠和蔣看達成一些口頭協議,說不定能夠讓渤海世家的腳下更加堅固。

畢竟踩著兩條船呢!

“既然貴使是私下會晤,那請恕餘不能商談國事了。”封放假惺惺的說道,“餘身為大燕重臣、朝廷命官,承蒙吳王信任,可接見尊使,但尊使若想要挑撥在座諸位同僚和封某同大王之間的關係,那恕難從命!”

蔣看自然不相信渤海世家突然有這種覺悟的,更不相信慕容垂和渤海世家之間什麼時候有了這種君臣一心的關係。

他打量著封放,左看右看,所看到的就三個字:

得加錢。

當下,蔣看慢悠悠的說道:

“家主所言在理,然關中和渤海世家之間的合作,頗為順暢······”

蔣看的手中其實沒有什麼籌碼,想要憑藉一張嘴勸動搖擺不定的渤海世家直接和慕容垂撕破臉,可沒有那麼容易。

尤其是慕容垂派兵護送蔣看前來,這既是表示自己對渤海世家的信任,又何嘗不是一種警告?

渤海世家至少現在在風向上還是傾向朝廷的。

沒有籌碼,自然就只能談過去、談交情。

封放好整以暇聽著,交情是有的,但是不拿出來點兒東西,這交情說斷也可以斷。

反正整個北方商路牽扯到的不只是關中和渤海世家,還有大司馬,還有江左的各方,所以封放並不覺得關中有魄力斷開商路,而關中如果真的想要以退出相要挾,那渤海世家也不是沒有下家可以合作。

大司馬,還有江左世家,恐怕都期待著能夠在這條商路上分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