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零章 人在城中坐,喜從西邊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報!”
慕容垂剛剛閉上的眼睛,霍然睜開。
“啟稟大王,關中使者,自河內而來,求入鄴城而面見大王!”一名吏員走到堂下。
這一下,原本“熱熱鬧鬧”的堂上,頓時安靜下來。
眾人面面相覷。
關中使者都堂而皇之的要前來鄴城了。
大傢俬底下做交易的事,這是都已經不打算隱瞞了麼?
慕容垂顯然也愣了愣。
關中使者來了是為什麼,其實很好猜。
現在關中和河北打仗、賺錢兩不誤的模式,朝堂上基本還是認可的。
從一開始,這矛盾點就在於是不是要和關中敞開了全面貿易,包括世家也沒有反對和關中暗戳戳的有來往、開榷場。
可是現在關中直接派人來了,那就是要打破雙方之間的默契,直接把這貿易敞開了做。
慕容垂想了想,還是先看向剛剛還一個個慷慨陳詞的官員們:
“諸位意下如何?”
這一下,鮮卑勳貴們不說話了。
因為他們想要和關中貿易,但是這貿易應當是暗戳戳的貿易,應當是沒有別人能夠和他們競爭,完全在他們掌控之下的貿易。
現在的鮮卑權貴們,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因為前線的軍權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自然而然,前線的榷場也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除了少數能夠進入河北的關中商隊之外,其餘的關中貨物,都是由他們經手銷售的,也就是說貨物的價格,完全被他們所控制。
若是關中和河北敞開了貿易,那意味著會有大量的關中商隊攜帶著廉價的商品殺入河北市場,也意味著本地的世家們也不會再藏著掖著,既然囤貨居奇、囤積糧食沒有用,那索性大家都把金銀拿出來做買賣。
到頭來,累積資本最少的鮮卑權貴們,反倒是會成為整個商貿過程的配角,他們那點兒錢,既不夠和關中較量,也不配和本地世家較量,現在不過就是坐著一個壟斷的地位,所以同樣的一個銅板,所價值的貨物,在榷場和在鄴城,截然不同罷了。
所以鮮卑權貴們反倒是不想看到這一幕。
世家們,頓時也陷入了沉默。
相比於權貴們,他們固然有很多錢財可以作為底牌,也有民間的巨大聲望可以用來號召百姓贊同或者抵制和關中的貿易,但是歸根結底,關中的商賈進來,就會帶著關中的書院、關中的報紙進來。
哪一個不是在開啟民智,哪一個不是在刨世家的根基?
所以世家們也不願意見到這一幕。
可是對於整個河北來說,和關中開展貿易,反倒是一件實打實的好事,河北已經一窮二白,關中的商品流入市面之後供不應求,更是搜刮走了河北中上層的財富,同時還讓下層百姓因為用不了關中的商貨而怨念滿滿。
貧富差距的拉大,早晚有一天會掀起禍端。
所以只有讓更多的關中貨品進來,和關中全面貿易,才能讓河北上下都能夠用得起關中的貨物,而且也讓河北對關中貨物的仿製有了更多的參照物,進而提升河北的貨物質量。
因此,站在燕國統治者的角度來看,這通商,又是必然的。
所以大家都保持沉默。
心裡不願意,嘴上不能說。
慕容垂的目光冷冷掃過,大概已經明白這些傢伙的心思。
這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