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結果應該是好的。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王坦之喃喃說道,成功失敗不論,至少他們為了拯救這亂世,做了一些努力,哪怕是錯的,後人也應該會記住他們的所作所為。
接著,他猶豫了一下,好奇問道:
“其實刺史率領王師進入河東,本就是泰山壓頂之勢,張平為河東為數不多可戰之人,卻最終在董池陂一敗塗地,河東世家們固然心有疑慮,卻也任由刺史揉捏。
刺史何必要先示弱甚至規避,給了這些世家再起之盼之後,又重新打壓下來?”
說句實話,王猛這樣扮豬吃老虎的操作,如果不是王坦之對於關中的實力有充足的瞭解,對於王猛這個人的可怕程度更是早就打起十二分的戒備,恐怕現在太原城外掛著的人頭裡,也有他一個。
王猛笑道:
“人生地不熟,總是要先小心謹慎一些的。”
王坦之:······
那是小心麼?
那是有恃無恐!
不過王猛的前半句說的倒不錯。
他並不清楚河東現在已經變成什麼模樣,所以自然而然要先不露聲色鋒芒,等到摸清這些世家的底細之後,自然也就不再客氣,先是藉助鮮卑人掃蕩一番,然後又玩了一手欲擒故縱,把這些傢伙嚇破膽之後,便是最後的雷霆手段、連根拔起了。
這一套打下來,王坦之自問在那聞喜裴氏之類的位置上,也格外的難受而很難尋覓到招架的方法。
“亂世之中,生存皆不易,所以還請刺史手下留情。”王坦之嘆道。
大家說到底都是漢人,不要直接趕盡殺絕、逼上絕路。
王猛笑道:
“這是自然。”
這也是他的承諾,換來王坦之的幫助。
而之所以要拉上王坦之,是因為王師現在雖然震懾河東,但是畢竟還要直面河北的強敵。
強敵在外,固然可以轉移矛盾,卻也讓王猛和世家們之間都相互還留有一絲底線,不敢魚死網破,所以王猛需要王坦之幫助自己判斷尺度,免得真的把河東世家逼到不得不造反的地步。
王坦之從王猛的態度中就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自失的一笑。
其實就算是自己最終並不打算幫助王猛,在考慮到王猛對世家下手已經是既定方略的情況下,王坦之還是不得不選擇配合,以避免王猛手段過激。
所以這其中,本就是主動還是被動而已。
意識到這一點,王坦之也有些無趣,接著說道:
“其餘的兩條,餘倒是還能理解,這限制行商範圍,也是因為鹽鐵為國家之本,不可輕易為商人所控,州府統一調配,商人頂多履行押送之責,情理之中,而開設工坊,自然也是關中新政舊有內容了。”
他接著忍不住笑道:
“現在啊,關中軍隊行到何處,商鋪和工坊就開到何處,簡直要成為關中的象徵了。”
“不。”王猛搖頭,“商鋪也好,工坊也罷,只是關中實現一件事的手段而已······
關中真正的象徵,或者關中新政真正的、最大的受益者,卻不應該只是工坊主或者商賈。”
王坦之端坐,洗耳恭聽。
王猛正色說道:
“而是百姓蒼生。
若是按照仲淵一貫的說法,應該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