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八章 兩個聰明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王坦之還是並沒有打算拋棄自己“世家”的出身,自然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他站在關中這一邊,支援關中新政,也應該屬於這其中的“溫和派”,或者“妥協派”,絕對不贊成這種直接把世家往死裡打壓的行為。
聰明人說話,三言兩語,所能表達的意思或許有很多,這其中能不能品出來,就要看對方怎麼想,或者對他是不是足夠了解了。
所幸,王猛對王坦之很瞭解。
知道這也是一個聰明人,準確說,應該是江左數得上號的聰明人了,所以王猛不介意多理解一下王坦之話中的意思。
他緩緩說道:
“那文度認為,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王坦之伸手指了指自己,好似在問,這個問題問我合適麼?
“你是都督府的屬官。”
王坦之嘆了一口氣,徐徐說道:
“這些河東世家,其中最有野心的那些已經被刺史除掉了······”
“此言差矣,應該是最不知死活的。”王猛笑道。
有野心,不代表不自量力。
聞喜裴氏的野心,看上去也不小,但是聞喜裴氏在王師打贏董池陂一戰之後,就是王猛麾下最忠實的狗。
“剩下的這些,只要刺史還在一天,他們不敢翻起什麼風浪。”王坦之接著說道,“因而餘竊認為,關中新政可以嘗試著在河東推行。
之前刺史已經開始在上黨等地推行新政,建設書院、鼓勵工商,現在遲遲不在河東其餘州郡有所行動,甚至在太原進行的也並不徹底,長此以往,百姓們或許會對刺史有所非議,而世家們大概也要好生揣摩刺史是不是另有盤算。”
“關中新政一日不落太原之地,則豈不是正好空出來大片的市場,可以讓你們這些重返太原的世家大肆攫取麼?”王猛反問。
現在追隨在太原王氏周圍的家族,也都是從南方重返太原的,他們見識過關中王師的強大、體會過杜英和王猛在關中推行新政的堅決,所以他們很理智的選擇不和王猛對抗。
哪怕是換到了太原,這地頭蛇還是壓不過過江龍!
王坦之倒是笑了笑:
“只怕這錢啊,有命賺,沒命花。”
王猛倒是笑不出來了,打量著他。
王坦之挑了挑眉,看王猛的神情,哪裡還不知道自己說中了。
王猛顯然還有攛掇著以太原王氏為首的這些劫後餘生之家族,去投資產業、多賺錢,然後自己到時候再薅一把羊毛的想法。
按照關中新政的章程走下去,到最後,必然是沒有世家的。
所以王坦之有充足的理由懷疑,自己在太原振興王氏的話,以後就是給王猛做嫁衣。
完全沒必要。
王猛自失的一笑,到底是聰明人,在言語上打機鋒,只是小聰明,已經洞察了自己之後目的,這才是大聰明。
王坦之倒也不著急,施施然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