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零章 遠交近攻(第1/2頁)
章節報錯
謝安:······
這個話題是過不去了麼?
不過謝家和郗家在關中的地位如何,是謝安現在無從決定的,因此他也不打算在這個話題上和郗曇糾纏不清,所以徑直說道:
“杜仲淵只要稍稍讓利於大司馬,就能夠恢復商路。
可是商路遲遲未通,別以為餘不明白杜仲淵的心思。關中商品之前初入江左,有受到人追捧的,卻也有被批評無用的。
但是現在,關中商品不來,江左便有了抄襲、炒作和哄搶關中商品之風,此所謂‘奇貨可居’也。
杜仲淵就是要透過這種方式,讓江左重視關中的商品,乃至於逐漸離不開關中的商品,等商路再通,那就是滾滾暴利。”
郗曇自然知道,謝家和郗家的地位,謝安就算是想要插手,也不會讓他知道,之前他其實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在這個問題上,兩家從來都是對手,而不可能相互讓對方知根知底。
所以,他也不再糾纏這個問題,順著謝安的話,撫掌笑道:
“所以侍中該知道,我家都督為何不願意讓利給大司馬。哪怕只是稍稍,也是暴利。”
謝安看郗曇如此乾脆利落的承認,也笑了笑:
“所以都督不願意讓利給大司馬,卻想要讓利給江左?”
“江左和關中是整個商路上的兩端,自然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讓關中吃了,若是這般的話,關中的商隊恐怕都進不了建康府的大門吧?”郗曇微笑著說道。
謝安搖頭:
“話雖如此,可關中所能貿易的物件本來就不只有江左,其實巴蜀和荊州也有不少百姓,關中的商品在那些地方想必也一樣可以暢銷,所以餘比較感興趣的是,杜仲淵如今偏生要和江左合作,意在何為?”
郗曇頓時皺眉:
“侍中說這等話,可就不合適了。我家都督選擇哪一邊,自然有其考量,而且江左地小民眾,又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關中積極和江左貿易,豈不是應該的麼?
莫非朝廷還想要眼睜睜看著關中和大司馬之間貿易?若真如此的話,恐怕今天晚上,侍中乃至於會稽王,都要寢食難安了吧?”
謝安倒是把語氣放緩了一些:
“只不過身處關中則為秦,遠交江左而近攻鮮卑和荊蜀,杜仲淵之所作所為,不免令人覺得其有遠交近攻而之後稱霸之心,就算餘今日沒有此問,朝廷來日必然也會有此問。”
“這不是明知故問麼?”郗曇也重新換上笑臉。
謝安靜靜看著他,既然郗曇說“明知故問”,那基本就等於在肯定自己的想法了,只不過他是堅決不可能承認剛剛謝安所說的。
“所以朝廷也只是有所隱憂罷了,但是所能夠拿到手的卻是實打實的好處。”郗曇接著說道,打量著謝安,“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扯這些都沒用,說到底就是一個問題,這好處,朝廷想不想要?”
謝安脫口而出:
“這是自然!”
兩地通商,中間財源滾滾,基本等於朝廷和王謝世家對於民間積蓄的一次“回收”。
說不定真的可以在這樣的通商刺激下,讓江左萎靡不振的內部貿易也跟著風生水起,更重要的是,能夠打破世家莊園經濟的壁壘,讓一個個小的內迴圈變成大的內迴圈,並且在外迴圈的帶動下,轉得更快,把江左的經濟徹底啟用。
謝安雖然不懂後世的經濟學,但是個中道理,從古至今都是共通的。
所以郗曇直接問出了問題的關鍵,謝安這一次也沒有猶豫的給出答案。